首頁 > 校園新聞
改革開放與經濟發展 張鏡湖董事長帶領華岡人從中國看台灣
文/呂祥竹、葉子豪     【2007/11/7】友善列印
張鏡湖董事長剖析中國大陸在改革之後的經濟發展,為台灣尋找未來經濟發展新契機。
有鑑於兩岸經貿往來日漸頻繁,大陸所特別於7日邀請張鏡湖董事長在體育館堅毅廳發表專題演說,以「改革開放後中國的經濟發展」為題,張董事長從農牧漁、交通運輸、外商投資和國際貿易等方面剖析中國大陸在改革之後的經濟發展,並進一步反思與檢討。藉由分析中國大陸近年來的經濟成長,尋找台灣未來經濟發展新契機。

張董事長提到,中國大陸自從1978年改革開放至今,國民生產總值平均每年增長9.5%,相對亞洲四小龍經濟起飛時,均無成長如此快速之例,並於2007年底超越德國,成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僅次美國和日本。

回首大陸尚未改革前,中國糧食嚴重不足,政府以糧票制度嚴格控管糧食供應;近10年來,中國糧食產量激增,張董事長分析表示,從1978年到2006年間,由於中國對農業的開放,透過提升灌溉面積、化學肥料和作物品種改良等政策,成功增加糧食產量,不過也因此對自然環境造成不可回溯的破壞。

張董事長說,雖然大陸農業改革有相當程度對環境產生不良影響,但中國經濟成長快速實仍歸功農業社會逐漸轉型,而成為工商業社會。中國經濟發展的另一原動力則是經濟全球化以後,外商投資和貿易順差金額都快速成長,於是造就中國成為世界貿易最大國家,根據統計,2006中國進出口總額占67%,在世界出口貿易總額中佔10%。

改革開放初期,實際利用外資金額極少,然而在1996年以後,由於交通運輸的革新,中國內陸大量吸引外資進入,於2002年至2006年的4年間,中國外商投資總額隨即躍身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

對於關乎民生頗大的生活用水方面,董事長表示,中國大陸目前面臨的最大挑戰是華北水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雖已著手進行「南水北調」計畫,但此項工程極為艱鉅,且效果有限,提供水量僅供民生和工業用,無法紓解農業用水,華北諸多地區目前使用地下水來維持水源,一旦枯竭,勢必影響中國農業產量,進而撼搖中國經濟地位。

張董事長表示,」中國歷經十餘年的努力,推行「五年計畫」,到九〇年代中期,農業產量皆躍居世界第一,經濟日漸穩定,外資乃大幅增加,國際貿易順差亦快速上揚,計畫背後,是由一群知識分子,不斷的提供自己專業知識,藉由不斷的研議,讓中國許多重大工程能如期完工。

以中國改革後的經濟發展為鑑,董事長期許華岡人應自我勉勵,唯有透過不斷學習,累積多元化知識,並且在未來,將這學習成果貢獻給國家,則台灣將有另一奇蹟的再現!

點閱人次:3343 影音新聞點閱人次:1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