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校園新聞
《教學卓越系列報導 農學院黃鵬林院長》農產 餐桌 保健全流程的農學教育概念 培養一流的農學人才
文/李渼詩     【2011/11/23】友善列印
新任農學院院長,台大教授黃鵬林教授,診斷農學教育的未來,靠的是全流程的農學教育推動。黃鵬林院長說,永續經營華岡坡地有機概念方案、發展華林生物多樣性生態園區方案以及台灣原生保健植物之開發與利用,樂活健康,營造新商機未來,提供學生從學習的過程裡,看到台灣的新未來。目前農學院生技所開設有全英語碩士班,來自國外的外籍學生學習不一樣台灣之美,迎接國際新潮流,農學院首度成立組織跨領域研究群,推動跨領域研究,建立系所教研特色、調整課程規劃,提供不同學生不同學習之道,因應未來農學院教育發展需要,開創農學教學卓越新未來。



養雞農場提供學生實習
走出教室 開創不一樣的學習風格

黃鵬林院長說,目前農學院現有6系2所,教學及研究基地位於文化大學華岡校區之大功館,實習場地包括華岡校區之苗圃、雞舍、及位於新店地區之華林林場(92公頃)。農學院目前專任教師49位,職員13位,學士班學生1215位,碩士生94位。其中,養雞農場備受外界肯定與期待,養雞農場目前由動物科學系、生物科技研究所建立的「華岡養雞場」,生產的雞蛋鮮肉質美,獲全校師生好評,常成為教職員口中最美佳餚,學習過程透過實際飼養雞隻、做實驗,取代一般課堂理論,讓學生們走出教室,換取更實務的教學經驗。

由於近年來全世界環保意識的抬頭,農業政策發展原則多以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為主要考量,黃鵬林院長說,趕不上就只要被淘汰,農學院也需轉型,成為學界研究、培養農林生技界人才重鎮。因此,配合國際潮流,進行相應教育規劃,適度調整學系特色及課程,培養未來農業人才,目前土資系、森保系、園生系正推動農學院學生永續農法、碳足跡、水足跡之正確觀念,以推動環境友善農業,找出台灣農地開發與節能減碳的平衡點,這些觀念潮流為學生注入不一樣的生態學習觀念,培養一流的理論學生,更能培養愛地球的環保種子。

農學院學習商機無限
永續、樂活、健康 食育觀念正夯

黃鵬林院長說,農學院的商機無窮,無時無刻不在,如同生機樂活飲食的研究,帶來的是上百億元的商機,這是學生研究的重點,也是永續台灣的學習之道。黃院長說,台灣人開始重視養生、保健、樂活的潮流,政府倡導優質農業品消費,綠色膳食推廣方興未艾,生應系、生應所、食營系、園生系皆已注意到此方面人才培育的需求。

農學院將積極推動「從農產到餐桌」全流程的農學教育概念,並相應調整課程規劃,以提升本校特色,諸如「運動膳食」、「銀髮族膳食」、以及「機能性食品」等相關課程,能夠在「食育」上作出貢獻。

技術理論研究 學術攀上新里程碑
培育農業中堅分子 解決台灣農林畜困境

此外,世界各國皆重視糧食安全,強化農漁牧產品保鮮、儲存和加工等技術,並增加農產品之附加價值。黃院長說,一般而言,農作物高產的品種品質較差,質優的品種產量較低,若要開發質優高產的品種,生物科技就可發揮其最大功能,如「功能性基因體分析」、「代謝體學」的研究。又發展適宜於氣候變遷下的農作物品種,諸如抗逆境、抗病蟲害的優質動植物品種,其關鍵性技術的突破更有賴於「分子育種」及「分子生物技術」的研發應用。在此方面,農學院生技所、動科系、園生系則可培育此一相關人才。

稻米及畜產品的生產成本,皆高於國際行情,大宗穀物大部分仰賴進口,國人的麵食完全由國外生產,動物飼料也幾乎全仰賴進口,又另一方面台灣廢耕地太多,灌排水系統因而荒廢不良,農業補貼政策又造成民怨,問題一籮筐,歸根究底農政官員及農政人才的培育是關鍵性的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皆有賴於大專院校農學院教育,農學院該擔負起培育優質農業人才、農政人才之任務,農學院身負培育農業中堅基層人力之重責大任,自不應置身事外。

未來有夢,逐夢而活。黃鵬林院長說,農學院將結合環設學院、藝術學院,打造優質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創意性的綠美化文大校園,開發文大多處空地、畸零地,諸如大恩館北側、體育館旁坡地,進行綠美化,並與體育館合作,將大慈館西側、農學院苗圃地區之步道延伸連結到體育館前,甚至環繞到體育館側面,以打造兼具生態、運動、與休閒之健康步道。

點閱人次:2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