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校園新聞
戲劇學系第49屆三年級學年公演《迷局》 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登場
文/李渼詩     【2014/4/7】友善列印
中國文化大學戲劇學系第49屆三年級學年公演即將於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分別於4月25日(五)晚上7時30分、4月26日(六)下午2時30分及晚上7時30分及4月27(日)下午2時30分舉辦三天共四場演出《迷局》(The Deceived)。導演黃惟馨主任強調,《迷局》是一個很特別的戲,標記著那段戲劇寫作史的重要里程,今年透過學生實際的展演活動,將課堂中所學習到的,利用展演機會在各自的職司中展現出來,同時,教師們也可以從學生的表現與展演成果中確實地檢視教學之成效,歡迎全校師生前往觀賞。


擔任本齣公演導演黃惟馨為本校戲劇學系專任教授兼系主任,美國俄亥俄大學(Ohio University)劇場藝術研究所碩士。他提到,在這個劇本裡,我們可以看到歐洲中世紀前後的幾個劇作類型;它有羅馬戲劇裡使用身份錯認而引發誤解的劇情,有中古鬧劇(Farce)裡以‘性’為嬉戲而引發訕笑的行動,有義大利早期藝術喜劇(comedia dell’arte)中多種喜劇人物定型化的典型,也有法國新古典時期莫里哀劇本中常見富老妄想娶嫩妻、少主與僕人聯手設計捉弄老主、以及年輕男女莫名、輕易地陷入愛情的迷戀等等題材,甚至,英國早期浪漫主義濫觴莎士比亞直接借用了它完整的劇情,再透過將主要人物的性格複雜化、語言詩意化、行動衝突化的‘升等’過程而寫就了著名的浪漫喜劇《第十二夜》;我們幾乎可以說《迷局》標記著那段戲劇寫作史的重要里程。

戲劇學系每年公演大戲,是戲劇系的教學訓練中被視為是各項課程的總體檢。學生在經過各項學科、術科的教育與訓練後,逐漸聚積了戲劇藝術的各種知識與技能;在透過實際的展演活動中,學生們可以將在課堂中所學習到的,利用展演機會在各自的職司中展現出來,同時,教師們也可以從學生的表現與展演成果中確實地檢視教學之成效。

黃惟馨主任強調,戲劇展演本身就是一門戲劇系的重點核心課程,透過實際的排演與製作過程,學生們學習如何將無形的意念與想法轉變為具體可見的劇場演出,同時,在劇場的工作中透過分工與合作的組織與執行,也讓學生體驗戲劇做為一門群體藝術的實際經驗。目前設計有一年級「劇場實務」、二年級「戲劇製作一」、三年級「戲劇製作二」、四年級「畢業製作」。其中,三年級「戲劇製作二」是由教師擔任導演及設計,帶領學生對《迷局》演出企劃書外採售票之方式進行,希望藉著師生共同的創作一方面驗收所學,一方面展現本系之教育成果。數十年來,本系確實在此項展演活動中獲得無數好評,也培育出許多優秀的劇場工作者。

《迷局》(The Deceived)一劇第一次演出是1532年,在該城市的狂歡節期間進行,由錫耶納的英特羅納蒂劇社(Intronati di Siena)滑稽演出。初版劇本於1538年,由錫耶納的英特羅納蒂劇社出版。錫耶納的英特羅納蒂劇社是16世紀一個文學、戲劇的社團,由知識分子和貴族所組成,理論上他們仿照古代的書院學習。他們在節慶時,常常贊助喜劇的演出。從1538年出版的《迷局》(The Deceived)第一版書名頁看,是該劇社集體創作了這一劇本,至於該劇本是否果真就是集體創作的成果,以及具體有多少人參與其中,至今不得而知。《迷局》問事後受到的反應巨大,16世紀末期,不只被翻譯了多種語言,莎士比亞的《第十二夜》在情節構思和人物設置上也借鑒了《迷局》,《第十二夜》中薇奧拉(Viola)這一角色明顯是借鑒了《迷局》中的萊麗亞(Lelia),兩個人物的家庭背景設置上也有很大相似性。故事以多位主角的愛情關係為主軸,絕妙的引發一連串亂點鴛鴦譜的烏龍事件;在劇中不管是什麼年紀的角色都被愛情所困,而
引發了不一樣的事件發生,讓觀眾在男男女女的愛情故事中,看到愛情的撩人曖昧與虛幻遐想。

整齣戲的過程中穿插了每一個角色心中的原慾和貪婪,使用了笑鬧,甚至是滑稽、荒唐的方式讓觀眾在笑聲中感受到角色內心的渴望,藉由取笑角色來發現自己的缺失;最後在這四位歡喜冤家,經過重重的陰錯陽差後終於修成正果,解開了長久以來的愛情謎團,兩對情侶終成眷屬,皆大歡喜。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pccudrama49

點閱人次:1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