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校園新聞
兩岸大學特色營隊《相約雲貴高原交流成果展》張董事長出席致詞 鼓勵年輕人體驗不同文化
文/李渼詩     【2017/8/30】友善列印
暑假已近尾聲,許多大學生都趁著假期參與校際交流活動,與不同地區的年輕人相處,體驗文化、拓展視野。中國文化大學也在暑假舉辦了數十場兩岸大學生的交流活動,其中有三項別具特色的深度參訪交流營隊,帶領經過甄選的台灣新世代,真實接觸以往只存在於書本裡的人文景觀和自然生態。回台後,將兩岸學子共創的作品和難忘的紀錄共同結集,在8月28日上午於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大夏館開幕的「2017相約雲貴高原交流成果展」中精采呈現。

為了對兩岸大學生正能量激盪出的認真創作表示鼓勵,開幕式盛大舉行。中國文化大學張鏡湖董事長、大陸國台辦交流局黃文濤局長、董碧幽副局長、馬振杰處長,及大陸教育部港澳台事務辦公室趙靈山常務副主任、大陸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國際組織處聶瑞麟處長,和中國機電商會台北辦事處李榮民主任、王璽組長…等多位兩岸產官學界重要人士都親自蒞臨,讓參與開幕式心得分享的台灣大學生大受鼓舞。

大陸國台辦交流局黃文濤局長在開幕致詞時,首先對高齡九十的中國文化大學張鏡湖董事長,為了體現對學子們的鼓勵關懷,特別出席這項盛會表達敬意。他並表示,兩岸文化交流的活動必須型式多樣且深入,才能讓年輕學子們體會到多采多姿的民族風貌和歷史久遠的記憶點。就像這三次暑期的深度學習營隊,兩岸同學共同體驗、一起創作,不但互相激盪創意,更有機會從此成為長久的好朋友。

這三場內容豐富精實的暑期營隊包括文化大學主辦,前進四川熊貓基地的「大熊貓保育實習體驗營」;文大與貴州大學合辦,深入少數民族的「多彩貴州非遺傳統工藝暑期工作坊」,及文大與雲南農業大學合辦,踏上古代經商路線、古蹟文物盡在眼底的「雲南茶馬古道攝影紀行體驗營」。

「茶馬古道攝影紀行體驗營」是今年暑假第一次舉辦,吸引了來自台灣6所大學的18位同學,與雲南農業大學的7位學生,一同行過北宋年間雲南茶葉與西藏藏馬的貿易道路,歷史興衰和時代變遷的印記盡在眼前,讓同學們驚嘆之餘,認真用鏡頭紀錄剎那間的觸動與心得。

參加茶馬古道營隊的世新大學學生黃登昌在開幕式上分享體驗時說,沿途遇到不少高難度的攀登坡段,特別是前進香格里拉雨崩村時,學員們在體力大受挑戰下互相扶持,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情感,成為一生中難忘的旅程。彰化師範大學學生黃伯偏還把登山時筋疲力盡又絕不放棄的情節編成活潑逗趣的饒舌歌,引起現場一片笑聲。

「多彩貴州非遺傳統工藝工作坊」,成員來自貴州大學與全台13所大學共50多名師生。貴州有17個少数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極為豐富,獨特的傳統手工藝更是最直接的文化呈現。10天的營隊中,學員親炙非遺傳承人的教學,參與苗族、侗族、水族的工藝實作,一起激盪出古今交錯的文創作品,在傳承中創新。

參與非遺傳統工藝工作坊的台北藝術大學學生許玄淳說,能有機會親見貴州苗族繡片的工藝之美,和侗族以歌傳情的真摯,是太寶貴的經驗,得以體驗全然不同的文化交流視野。實踐大學學生張凱強則對貴州深度豐富的傳統文化保存印象深刻,表示能參加這次的營隊真是壓對寶,而兩岸年輕人對文創商品的設計概念也很接近,都認為應從精緻化、接地氣的方向努力。

今年進入第二屆的「大熊貓保育實習體驗營」,台灣和四川共40名大學生前進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都江堰基地和雅安碧峰峽基地,真實學習大熊貓的保育知識,也一起為大熊貓設計專屬形象ICON與伴手禮,透過兩岸新世代的創意力與設計力,融會出「愛熊貓文創設計提案」。

參加大熊貓體驗營的台大學生黃莉婷表示,雖然由於保育有成,讓熊貓去年底從「瀕危」物種降了一級改列「易危」物種,但這次的營隊行程仍讓她深切瞭解到生態保育的一步一腳印,不論物種基因或飲食狀態,都是物種延續的重要關鍵。

透過校際交流與特色營隊,為兩岸年輕人提供最自然又別具意義的互動,並透過創作協力,留住飽滿心得與珍貴記憶,是《2017相約雲貴高原交流成果展》最期待分享的心得。展期至9月7日,地點在文化大學推廣部大夏館一樓大夏藝廊。


點閱人次: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