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城電機總經理許逸德獲頒114年度傑出校友 | |||
|
|||
|
|||
在文化大學求學時,許逸德學長並非典型的法律系學生。他熱愛音樂,大學期間組建樂團,並在木船西餐廳等地駐唱,與知名音樂人如陳建寧(F.I.R.創辦人)共事,甚至差點踏入流行樂壇。然而,儘管音樂之路看似充滿機會,他最終仍選擇完成學業,並代表文化大學參加傑賽普國際法模擬法庭辯論賽,展現卓越的法律分析與辯論能力。 這段經歷讓許逸德體會到,成功不僅來自專注於單一領域,更需要靈活適應環境、培養多元能力。文化大學的學習氛圍,讓他得以在不同領域探索自我,這種開放與多元的訓練,為他日後的商業決策提供了寶貴的視角。 許逸德原本認為法律是未來的職涯方向,但真正進入法律學習後,他發現台灣的訴訟制度讓律師的發揮空間有限,這讓他開始思考法律在企業中的應用價值。他逐漸理解,法律不僅是規則的框架,更是企業競爭的關鍵工具。這種法律思維,讓他在進入華城電機後,能夠以更精準的策略進行市場布局,並成功帶領公司轉型。 在擔任華城電機總經理前,他在業務部門工作長達十一年半,歷經每半年一次的績效評比,在高度競爭的環境中,憑藉著精準決策與扎實執行,持續保持最高等級考績。他深知,企業競爭不僅是產品的較量,更是關係與信任的建立,因此他選擇從基層做起,親自跑業務、參與國際談判,並透過策略性社交,讓公司在市場中獲得更多關鍵機會。 許逸德認為,成功並非單純來自努力,而是來自如何讓自己被看見。在企業競爭中,除了技術與管理能力,更需要懂得創造影響力。他曾經利用自己的音樂才華,在商會活動中演唱,讓與會者對他留下深刻印象,進而促成業務合作。他相信,文大學生擁有強大的適應力與社交能力,如果能夠主動爭取機會,就能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脫穎而出。 此外,他強調,法律的學習訓練讓他習慣於拆解問題、快速分析、掌握核心關鍵。這種能力不僅在辯論賽中發揮作用,在商業決策上更是至關重要。他認為,企業領導者每天面對大量市場資訊與決策挑戰,如何迅速抓住重點、有效溝通,決定了競爭優勢的強弱。因此,他將法律人的「長話短說、直擊要點」的訓練應用於企業管理,使公司能夠在市場競爭中快速應變。 許逸德學長勉勵學弟妹:「停止抱怨,遠離負面思維,讓自己成為團隊中的『小太陽』,用積極的態度影響身邊的人。」他認為,成功來自於主動行動,而不是等待機會降臨。他鼓勵年輕人勇敢表達自己的夢想,因為當你開始努力,世界也會回應這份信念。他相信:「所有成功都來自於『自助』,當你開始行動,身邊的人會來幫助你,最後連天都會助你。」 他特別提醒學弟妹,大學不只是專業學習的場所,更是探索與成長的起點。那些看似「不務正業」的經歷,往往會成為未來的競爭優勢。他希望文大的學弟妹們能夠珍惜學校的資源,勇於挑戰自我,為未來打造一個無悔的起點。 從音樂舞台到商業競技場,許逸德以行動證明,成功不僅來自天賦,更來自於持續學習與勇於突破。他帶領華城電機成功轉型,股價與業績屢創新高,並獲得2024年安永「年度企業家大獎」,成為台灣少數受此國際肯定的企業領袖。 他的故事告訴我們,人生沒有單一路徑,關鍵在於如何把握當下、持續精進。無論是在學業、職場,還是創業路上,唯有勇敢擁抱挑戰,不斷學習與成長,才能真正創造屬於自己的舞台。 |
|||
新聞影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