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校園新聞
張董事長評「中國崩潰論」 與全校職員分享大陸現勢
-- 張董事長評「中國崩潰論」 與全校職員分享大陸現勢
文/楊玲秋  攝影/黃國圳   【2003/9/8】友善列印
張鏡湖董事長指出,從經濟的蓬勃發展和基礎建設的宏觀規劃中,似乎看不到「中國崩潰」的任何跡象。
在中國文化大學九十二學年度行政人員座談會中,董事長張鏡湖以文章<評章家敦的「中國崩潰」論>,就中國大陸農、漁、牧,能源,水資源及道路、航運與港口基礎建設作一扼要之演說,與全校職員一同從全球觀點分享現階段的大陸現勢。



「農漁牧生產」,一九九五年後中國農業突飛猛進,根據世界糧農組織的統計,二○○○年,中國穀物、小麥、稻米的產量都居世界第一位。世界根莖物及其中最重要的馬鈴薯與甘藷的產量皆居第一位。作物產量增加以後,有更多的餘可供飼料。二○○○年中國肉類產量領先世界各國。一九九三年以後,中國遠洋漁產躍居世界第一位,而內陸漁業與養殖業領先的幅度更為驚人,而遠洋大型漁船佔世界40%。

「能源」,中國煤礦儲藏量佔世界11.6%僅次於美國和俄羅斯,足供現有開採量一百二十年之需。新疆為中國天然氣重要生產地。「西氣東輸」為中國曲大工程之一。三峽水壩是世界最大的水力發電工程,完成以後和三峽及長江下游電網相聯,「西電東輸」將成為世界最大電網之一,長江流域可以不再依賴煤炭,並有利於大型耗能工業的發展。

「水資源」,中國北方缺水影響人民生活和經濟發展,因此有利用長江水源,「南水北調」的計畫,包括東、中、西三條渠線,中國為了解決供水,廣建水庫,正在興建之水壩,中國有二百八十個居第一位,可見中國大陸對水利工程之發展,已竭盡所能。

「道路、航運與港口」,中國上海市黃浦江河底已建四條隧道行駛汽車,交通極為便利。三峽水壩工程完成後,更利於航運發展。而興建中之杭洲灣大橋即為使寧波港貨物能迅速到達上海,完成以後上海與寧波港口之複合體將成為世界第一大港。屆時可確保上海寶山鋼鐵廠和石化工業發展的優勢,上海港口之發展勢必削減香港之競爭力。

近年中國經濟成長率在世界主要國家中高居第一位,農、漁、牧的成長率遠超過九0年代末期所有專家的預測。中國對能源、水資源和基礎建設都有長期周詳的規劃,「西電東輸」、「西氣東送」、「三峽水壩」、「南水北調」、「杭州灣大橋」和「青藏鐵路」其中不乏世界級的鉅大工程,這些工程的完成可以確保經濟的持續成長。石油和華北水資源的短缺可能是二十一世紀中國經濟發展有待解決的兩大難題。從經濟的蓬勃發展和基礎建設的宏觀規劃中,大家似乎看不到「中國崩潰」的任何跡象。中國經濟的發展是跨區域性的,各區間相輔相成、不容分割,類似20世紀初年、落後的農業社會,軍閥割據時代的「七塊論」不可能再度出現。

資料來源:
<評章家敦的「中國崩潰」論>,中國文化大學董事長張鏡湖博士。

點閱人次:3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