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校園新聞
2003兩岸研究生論壇---兩岸就業管理與人力需求
文/邱珮瑩  攝影/華岡超媒體   【2003/10/20】友善列印
2003兩岸研究生論壇上午第一場論壇的第二個主題為「就業管理與人力需求」。吉林大學技術經濟及管理博士班李雪靈,將大陸未來人力資源需求狀況分析及吉林大學在人才培養與就業中的作用,做說明引言;台灣中原大學的黃瓊玉同學則講述兩岸就業管理與人力需求之比較。


吉林大學李雪靈提到,在重視人力資源環境的影響下,大陸的人力資源工作得到了持續的發展。首先,人力資源就業總量持續增長,就業結構也有進一步的改善;其次,就業人員的整體素質更得到了有效的提高。然而,她也提到,大陸人力資源的發展仍存著一些問題,分別是人力資源素質結構不合理和就業結構不適應產業結構發展水準。

李雪靈談到,加入WTO對大陸人力資源需求的總量和結構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在需求總量方面,加入WTO可以創造更多的人力資源需求,她補充,大陸加入WTO後的人才類型,分別為信息技術人才、網路服務人才、信息服務人才、科學技術研究人才、環境保護技術人才、管理人才、律師人才、金融人才、教育人才、醫療保健人才等十大人才。在需求結構方面,她指出,與第三產業相關的人才和新興學科人才將大受歡迎。她也以吉林大學為例,介紹了大陸高校在加強人才陪培養方面的具體措施及學生就業、選擇方面所發揮的作用。
針對兩岸就業管理與人力需求之比較,中原大學黃瓊玉提出「兩岸產業發展現況」、「兩岸人力需求差異比較」、「兩岸人才競爭力比較」、「兩岸人才互補性分析」、「兩岸人才交流、人才移動之現況」等五點說明。

在兩岸產業發展現況方面,黃瓊玉說,台灣服務業產值佔GDP比重最大,台灣的傳統產業有外移的現象。而大陸的三級產業結構逐步走向協調,農業結構調整也取得明顯成效,她還提到,工業結構調整是產業結構調整的重頭戲,大陸的服務業結構也不斷地在改善;
就兩岸人力需求差異比較方面,黃瓊玉說,大陸的資訊技術、汽車銷售等行業前景看好,但大陸的大學畢業生就業專業冷熱需求不均,未來複合型人才將繼續走俏,學歷高低優勢日趨明顯。至於兩岸人才競爭力,她從「製造業的經驗與技術」、「應用導向」、「實務經驗」「國際視野」、「團隊精神」、「人力成本」等六項提出比較。

值得一提的是,在討論兩岸競爭的優勢上,現場提出了許多不同的看法。吉林大學劉延明說,台灣的競爭力較大陸優勢的地方,在於台灣除了保有中華傳統歷史外,還結合了西方文化,而大陸由於發展遲緩,較不易接受西方思想。東北大學李芳芳則說,大陸教育具有高度競爭力,因各個學科不僅注重理論的水平,也在應用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並且培養學生創新的能力。文大一位新聞系的同學提到,他曾到北京大學參加學術交流的研討會,他發現大陸同學的向上心較台灣強,他們下了課都上圖書館唸書,而台灣的學生只有在做報告的時候會到圖書館,他認為,在這方面台灣的競爭力可能會較大陸弱,這也值得台灣學生深思。

點閱人次:3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