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校園新聞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張隆盛談世界遺產的劃分
文/江靜枝  攝影/孔之屏   【2003/12/4】友善列印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張隆盛到文大談世界遺產的劃分。
由景觀學研究所配合文建會推動宣導對世界遺產之認識,而主辦的世界遺產與地方遺產系列講座,於3日假大忠館敬業堂舉行第一場講座,主講人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政策委員張隆盛。此次講座內容,主要為介紹世界遺產的劃分方式及種類。

張隆盛表示,世界遺產的保護源自於埃及亞斯文水霸事件,因為水霸的興建將會破壞亞斯文附近的遺蹟景觀,而引起世界對遺產保存的重視。世界遺產的保存不僅是該地區及民族的責任,而是全人類的責任。1972年保護世界文化及自然遺產公約的簽定,讓世界遺產的保護有了更明確的依據。目前世界遺產締約國共有176會員國。

世界遺產目前可劃分為四個部份:文化遺產、自然遺產、複合遺產和口述及無形人類遺產。依登入世界遺產紀錄的資料,「文化遺產」目前共有582處,以紀念物、建築物和遺址等為主,如著名的埃及金字塔、中國兵馬俑等處。「自然遺產」目前有149處,以各地區具有代表性的自然景觀等,如加拿大落磯山國家公園、美國黃石國家公園、中國四川臥龍保護區等。

複合遺產是介於文化遺產與自然遺產間的世界遺產,為近年才界定出的種類。目前共有23處,如中國的泰山、黃山、峨嵋山和南非的龍山等。「口述及無形人類遺產」為2001年五月新定義出的遺產種類,為保存瀕臨失傳或已失傳的語言、戲曲及特殊文化等,如中國昆曲、日本能劇和西西里亞島的提線木偶。

目前世界遺產以歐洲的文化遺產最多;非洲、大洋洲自然遺產最盛;而中國則是兼具多項遺產及文化及自然特色。張隆盛表示世界遺產的維護極需要全人類全力支持,目前世界各地「已瀕危世界遺產」有35處,多因自然災害、武力紛爭、環境惡化和人為開發等因素遭到破壞。如耶路撒冷讀舊城區與城牆,因常年民族紛爭的因素而面臨破壞殆盡的危機;而美國的艾佛格雷國家公園則是因為人口持續增加而面臨破壞危機。

張隆盛表示,世界遺產的保護因可增加該地區的觀光收入而漸受正視,但有些遺產的保護還是未受到重視。目前若要申請為世界遺產,首先要先向世界遺產締約國申請,再經由聯合國世界遺產中心,及聯合國世界遺產中心常務理事會通過,最後再由世界遺產的委員國通過,則可成功加入為世界遺產。

點閱人次:2990 影音新聞點閱人次:1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