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校園新聞
台灣農業相關論文影響力下降 農學院院長吳功顯提看法
文/蔡孟真     【2004/3/19】友善列印
台灣近十年SCI科學論文,所有領域的論文影響力係數都低於全球平均值。
根據最新統計資料顯示,台灣近十年SCI科學論文,所有領域的論文影響力係數都低於全球平均值,甚至連以往唯一高於平均值的「農業科學」論文影響力,也已低於平均值,對此,本校農學院院長吳功顯表示,這是由於近年來農業方面的研究和過去五十年前的台灣相比,沒有太大的突破,以及過去幾年來政府大力的推動工業,相形之下,農業研究的資金及環境受限,另一方面也牽涉到作物所能獲得的經濟價值方面等。

針對近幾年農業科學方面的研究沒有重大突破,本校農學院院長吳功顯認為,主因在農業研究一直沒有重大突破。過去50~80年代間,台灣有很多的農產品外銷到海外,像香蕉、稻米、甘蔗、洋菇等,賺取了相當多的外匯,這方面的研究也就獲得了國際間的矚目和政府的重視和支持,而有新的發展。到了1965年左右,政府開始慢慢推動工業化,再加上本身進口很多的農產品,農業研究的資金及環境受限,連帶人才外流,使得農業研究發展上受限重重。他也說,台灣論文影響力退步牽涉的層面很廣,也只是反應農業問題的一面,還有許多問題是在早些年就埋下的誘因,而非一朝一夕迸發。

吳功顯說,台灣不像其他歐美國家,有廣博的土地可以實行大規模的機械化耕作,再大量的傾銷到其他國家,因此在農產品的品種和育種方面,應該投入更多的研究。

另外,吳功顯也提及農業和生態的問題,他說,人和環境是互相依存的,生態若遭破壞,在大的土地上也無法種出好的東西,反而是使得資源更加的枯竭,因此,為了讓同學們更能去了解整個生態間的平衡,讓農業的發展不影響生態供需,農學院整合院內各系的學習資源,開設「生物多樣性」的一個學程,提供本校有興趣的學生或農學院的同學有更完整的學習。

Thomson-ISI資訊公司最近發表一九九三年到二○○三年各國學術論文表現排名,我國SCI科學論文篇數雖然排名世界第廿一,但是台灣的論文影響力(被引用率)遠低於世界平均值,被引用總次數排名第廿六,平均每篇引用次數更排到第九十六名,比墨西哥的八十四及巴西的九十二名還低,連以往唯一高於平均值的「農業科學」論文影響力,也已低於平均值,凸顯重量不重質的研究生態,已讓我國學術不進反退。詳細訊息參見網址: www.in-cites.com/research/2004/march_1_2004-1.html。



點閱人次:3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