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校園新聞
服務性社團人氣減 潛藏問題有待解決
文/楊玲     【2004/10/12】友善列印
服務性社團制度多,同學體驗大不同。
服務性社團從以前一直都吸引許許多多的新生慕名前往。學期一開始,他們都穿著紅的黃的藍的綠的等顏色的制服,閃耀在百花池的招新活動中。只是近年來服務性社團經營似乎每下愈況,參與過的學生對於服務性的社團,究竟抱持什麼樣的看法呢﹖



文藝三的莊豐如,以前參加過農村服務社。當初想要參加的原因,一來是因為有認識的人又覺得很好玩,再加上又能得到服務證明。她回憶,在那段時間,學到了如何撰寫企劃書、如何設計一個小遊戲去執行以及帶領伙伴進行活動的技巧等。但參加了一個學期以後,她就因為課業太重和打工的原因而退出。她表示,在服務性社團本身嚴格的制度下,如請假兩次就強制退訓等,是其中一個使社員人數不斷減少的原因之一。

生應三的吳蕙惠,參加的社團是愛暉社。當初是抱著想要學習服務、學會獨立的心態加入的。她覺得,在裡面最大的收穫是學習到一些待人處事的方法,如企劃執行、協調溝通的能力等。現在的她,雖然還是很關心社團運作,但因為出隊的時間她沒辦法配合,所以也較少參加社團活動。她覺得,服務性社團有些比較封閉以及無法創新的制度,會使人感到無可奈何。

社福三的吳嘉振,曾經待在同儕社好一段時間。由於學長姊的力邀以及相關科系的關係,服務性社團是他的首選。在過程中,他覺得自己確實成長了不少,除了做事方式以外,他學習了如何在一個大團體中與人相處以及訓練了自己的臨場反應能力,如曾經擔任值星一職等。個人因素和課業繁重是他退出的最大原因。服務性社團的一些舊觀念、不知變通的規矩以及省思制度不完整,是他覺得最大的弊端,甚至也是使人數經過一學年遽減1/3的最大原因。

而身為嘉友會前會長的陳長文、現任會長蔡亞勳以及南友會會長楊雅玲,他們則覺得,現在的大學生打工人數眾多、來自外界的誘惑太多、學生本身嫌麻煩、沒耐心以及怕操練等等,都是使社團沒辦法蓬勃的經營下去的最大原因。陳長文表示,服務性社團有一些紀律是不可以改變的,正如要蓋一間房子地基若不穩固,一定會面臨倒塌的危機。

楊雅玲覺得,很多東西的學習都是潛移默化的,即使是做同一件事情,不同的階段就會有不一樣的感動。制度的東西亦雷同,不同的身份去執行,體驗亦是不一樣的。蔡亞勳表示,對於會員的去留是沒辦法強制的事情,但他會盡其最大的力量,多抽時間出來關心會員的狀況,與他們建立良好的互動,使他們對社團多出一份感情,那是比訓練來得更為重要的東西!

點閱人次:3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