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校園新聞
中研院士管中閔與本校師生共同探討「世界經濟的新均衡」
文/吳美玉  攝影/陳楷為   【2004/11/26】友善列印
管中閔院士為文大師生分析當今經濟趨勢。
國科會指導的「院士與科學大師現身說系列講座」,第八場由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也是文大校友的管中閔院士,在文大為同學分析世界經濟結構的轉變及台灣因應之道。董事長張鏡湖、校長李天任、學務長何英奇、理學院院長劉廣英、環設學院院長陳錦賜、農學院院長吳功顯,以及財金系主任梁榮輝也特別到場交換意見。

張董事長致詞時表示,目前世界上的貧富差距甚大,一個富翁的財富相當於十八個貧窮國家的人民所得,將來的差距若再提高,則混亂和戰爭也更增加,因此管院士的題目相當重要。

管中閔首先介紹「均衡」一詞,是所有經濟分析的核心,是一種「長期」(long-run)觀念,是經濟力量相互平衡之下的狀態。在短期情況下,波動並不干擾到長期的均衡,所以要從大角度看世界經濟的均衡,正在朝什麼方向前進。以1990年做簡單的劃分,原本以傳統的生產技術為主,是傳統的分工體系,產品的循環中間尚有一層須由開發中國家代工的地位,而台灣也由此順勢而起。

然而在1990年後生產技術改變,新的分工體系產生,下游的分工更加靈活,更清楚劃分主從關係,由於產品週期縮短,國家之間人為(貿易)障礙變少,跨國資本的快速移動,已不再那麼需要下游加工,而使產品技術在開發中國家成熟的機會消退。而WTO的功能不彰,美、歐農產品順利進口的談判失敗,區域結盟已成為主流。加上90年後,中國大陸經濟地位逐漸提昇,早已非吳下阿蒙。

管中閔說,我們不得不有一項體認:新的經濟體系與新的均衡,正在形成;各國都在競爭未來的有利位置,只要在這體系中爭取到有利位置,就能維持起碼有十年穩定的均衡,否則就會淪至被世界經濟排除在外,這也是目前台灣經濟地位最大的危機。

管中閔指出,由台灣1960到2000年的國內生產毛額來看,農業已江河日下;到了1980年,工業及服務提昇,下半年服務業領先工業,就業人口也以服務業為主(占GDP超過六成)。

管中閔提出兩點疑問,他說,在世界經濟新均衡的形成過程中,我們是否作好了準備?在新的地球村與新知識經濟中,我們是否有能力去競爭,並迎接挑戰,建立自己的地位?他特別強調,務必要達到穩定地位,也就是均衡的目標,對此不能規避,只能面對,晚開始總比不開始的好。

與談人梁榮輝主任提到,大陸人多半看不起台灣人,而且也不在乎台灣,未來台灣在專業化分工的結果,將會面臨供給大於需求的局面。吳功顯院長也說,台灣農民一直在面對世界競爭,而政府外派的人員卻只著重短期的商業利益,而沒有看經濟結構變化,是值得注意的。陳錦賜院長說,管院士由宏觀、中觀、微觀的角度,為同學剖析世界、台灣及至大學生的現勢情況。其實經濟要安定才會有好環境,同學們應站在個人微觀立場上,好好思考應飾演什麼樣的角色,共同創造奇蹟才會幸福。

劉廣英院長以現在大學教育平面化,不再精英化,同學們該如何找個突出點來的提問,管中閔回答,務必要找個強於別人的專門且特殊的知識,才能取得不可替代的地位,像語言能力可算是一種。何英奇學務長也問到,就教育上文大如何對外競爭?管院士認為,中國對台灣未必就有絕對優勢。台灣強在人力素質方面,所以要把高等教育做好。

點閱人次:3152 影音新聞點閱人次: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