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屆全國大氣科學研究生學術研討會 23日隆重登場 | |||
|
|||
|
|||
這次研討會發表論文的學生分為博士生組與碩士生兩組,都是台灣的大學大氣系所相關研究生,發表主題則分成8類:「颱風(熱帶氣旋)」、「季風與氣候」、「雷達與衛星氣象」、「大氣環境與空氣污染」、「邊界層與局部環流」、「大氣遙測與大氣物理」、「中尺度天氣」、「高層大氣與太空物理」。 這次發表的博士生論文有,國防大學中理學院國科所應物組的研究生蔡明達發表的「TMI微波資料利用散射指數法進行台灣陸上降雨反演之研究」、廖杞昌發表的「寒湖前緣演進受地形影響之研究」、胡仁基發表的的「利用TMI微波資料反演海上颱風定量降水」、黃清順發表的「南海地區熱帶氣旋生成環境之分析」、陳啟南「氣象資訊在生化防護之研究」。文大地學所大氣組張振瑋的「熱帶大氣海洋交互作用之研究」、中央大學大氣所王聖翔的「估算TRACE-P實驗期間生質燃燒氣膠對於南亞地區之輻射衝擊」與太空所張子瑩的「利用TRMM衛星10.65GHz波段反演西藏高原土壤含水率」。 接下來則是碩士生發表的各組論文,「雷達與衛星氣象」組發表的有中央大學太空所葉楠慶「衛星資料在夏季午後對流潛勢環境之初步分析」與周宜萍「同化雷達資料對數值預報影響之研究」、曾珮莉的「近即時GPS觀測可降水含量技術之開發」、周曼榕的利用水氣資訊改善氣象衛星估計降水之研究」;中央大學大氣所的紀博庭「利用中央大學C-Band雙偏極化雷達資料反求雨滴粒徑分佈及降雨率方法的研究」、何姿儀「應用SSMI衛星觀測資料估算颱風定量降水」;文大地學所大氣組有黃聖安「GPS掩星觀測資料之同化研究」與許權元的「類神經網路之雲分類研究」。 「大氣環境與空氣污染」組發表的有中央大學大氣所曾偉迪「桃園地區降水化學與硫化物清除係數研討」與陳昱均「MODIS在生質燃燒監測之應用研究」及劉啟文「亞州沙層好發期間雲水化學特性分析」,文大地學所大氣組的林瑋祥「亞洲地區懸浮微粒與區域氣候之變化」。 「季風與氣候」組發表的有,台師大地科所黃立凡的「西北太平洋-東亞地區 降雨之季節變化」,國防大學中理學院國科所應物組戴世忠「東亞地區冬季短期氣候之系集預報策略」,中央大氣所劉哲伶的「梅雨結束後季風中斷期台灣北部地區降水特性分析」。 「局部環流/中尺天氣」組有中理學院國科所應物組方錫棋「TRMMPR降雨雷達陸上近地面降水特性分析及其驗證」、文大地學所大氣組石東政「冬季雷雨伴隨冰雹個案之診斷分析」、中央大氣所許玉金的「台灣北部地區雨滴粒徑分佈特性與降雨估計之探討」與劉邦彥「利用整合探空系統分析台灣東部地區大氣邊界層特性之研究」、文大地學所蔣孟良「利用雨滴譜儀分析不同降水系統之雨滴粒徑分佈」。 「颱風(熱帶氣旋)」組有中央大氣所羅璋盛的「WRF模式在颱風路徑預報應用與EOF分析誤差因素」、徐文達「敏督利颱風伴隨的強烈西南氣流引發豪大雨之個案探討」、文大地學所邱品竣「西北太平洋地區颱風年際與年代際活躍度變化」與周國昌「利用變分同化技術於颱風路徑預報之個案分析與比較」、中理學院國科所王家棟「敏督利颱風(2004)侵台期間結構特性之模擬研究」。 「中尺度天氣」組有中央大氣所陳筱雯「東亞地區溫度平流變化與鋒生關係之研究」與陳柏翰「HadCM3 降水模擬校驗」,以及楊子瑩「類似桃芝颱風渦旋路徑之模擬」、水科所廖啟勳「地面降水對於環境條件與地形特性之敏感度測試:二維模式研究」與陳心穎「颱風事件下逕流模擬」、台大大氣所王如馨「颱風引發海表面溫度冷卻影響大氣邊界層之機制探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