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五年五百億計畫 建構國際化校園 | |||
|
|||
|
|||
教育部次長呂木琳認為,在全球化的競爭下人才流動是沒有國界限制的,而取得學術優勢的關鍵在於校園教學之「創意」和「品質」。因此目前教育部堆動高等教育之政策即以「擴大招收外國學生」、「鼓勵學生出國留學」、「推動國際文教交流合作」等三方面為國際化發展之重點。 世新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李振清表示,大學國際化的核心工作應以倫理素養與外語能力提昇為重點。在全球積極推動多元化國際教育合作交流與落實「人才能力建構」(Human capacity building)的浪潮中,提升英語文實用能力,藉以促使社會現代化與思維國際化的教育目標,才是目前國家培訓人才重要的政策基礎。根據2005年公佈的全球性托福(TOEFL)英語文評量排名中,台灣與寮國、澳洲以平均203分同等列名為亞洲倒數第六,僅優於北韓(187)、日本(190)、蒙古(192)、柬埔寨(200)與泰國(201)。雖然網路科技已廣泛的運用於外語教學,但是以上述統計看來現代化的英語課程仍須結合傳統實地寫作與網路練習。 在加強校園師生員工外語能力方面,台灣大學工商管理學系名譽教授李長貴既以本身在TAIPEI TIMES擔任社長的經驗,說明如何將雙語推動於校園與全民。李長貴認為媒體是扮演全球化及國際化的主要動力,目前在台灣的媒體中即有CHINA POST、 TAIWAN NEWS等,甚至在中文的自由時報與中國時報都陸續出現雙語化的英語版面。在電視台方面,也逐步出現英語新聞報導與英語教學節目等。因此,若能運用此一概念在校園中推動英語化環境,激發雙語學習動機,最後由校園推廣至政府機關,假以時日必能達成政府與民間雙語化之總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