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校園新聞
政治亂象來自媒體渲染﹖ IAICS各方學者意見獨特
文/楊玲     【2005/7/8】友善列印
湯允一教授與鄭自隆教授親臨指導下,研究生陳昀隆、張雅喬、鈕則勳相繼發表其對「媒體與政治文化」這個議題之論點。
台灣的政治亂象,很多人歸究在於媒體渲染。媒體與政治文化,彷彿是骨不離肉的親密戀人。在IAICS國際研討會中,由湯允一教授與鄭自隆教授的親臨指導下,研究生陳昀隆、張雅喬、鈕則勳相繼發表其對「媒體與政治文化」這個議題之論點。

在媒體與政治文化高度結合下,政治性談話類節目不斷湧出。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的陳昀隆在『談話性節目多元民意的再現—以「2100全民開講」為例』指出,政治性談話類節目是很容易染上政黨色彩,但媒體應該抱持「傾聽所有的聲音」的原則,不可以偏頗立場。他以「2100全民開講」為個案分析,推祟其是歷史最悠久、口碑最佳、收視率最好及市場上的第一品牌的談話性節目。

而文大新聞研究所張雅喬在『探討台灣政論談話性節目的「替罪羊」論述機制—以新聞一把抓與台灣心聲為例』中,以普遍的危機、混亂者的罪行、受害者的標記及暴力本身等四大點,批評現在很多媒體都以「替罪羔羊」的方式渲染作新聞,甚至片面歸責於政黨。她最後引用Rene Girard大師所說,最後還是不可以長久地以他們的方法強制於別人身上。

最後文大廣告系助理教授鈕則勳以『競選廣告效果與選民投票行為—以二00四年總統大選為例』,以量化的方式探討出廣告對於選舉造成之效果。他的研究指出,選前有投票的人選的民眾,不太容易受到廣告的影響;會被影響到的多數是選前沒有決定投票人選、打算不投票或投廢票的人,故競選廣告仍有其一定的效果。

雖然媒體與政治文化息息相關,但正如鄭自隆教授所說,那只是其中的一環。我們應該以更客觀的態度去判斷其中的價值!

點閱人次:4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