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校園新聞
《與理學院劉廣英院長對話》--科技領銜 熔鑄理學極致教育
-- 培養基礎科學人才的搖籃 三大目標擘劃理學院
文/呂祥竹 李文瑜  攝影/李渼詩   【2006/12/15】友善列印
劉院長除了是天氣學與航空氣象學專家,更兼融濃厚的人文藝術氣息,以宏遠的願景與期許,為理學院擘劃人文與自然結合的美麗藍圖。
「科學」與「技術」尖端教育雙管齊下,打造職場與學術的領先教育者,已接任近10年理學院院長劉廣英博士說,「多重導師」與「推動學群」將是未來理學院人文自然藍圖必勝雙制,也是引領理學院強勢成為職場菁英群的不二法門。

文大理學院成立於華岡創辦之初,為培養基礎科學人才的搖籃,計有14個系、所、組。民國86年起,由大氣科學系主任劉廣英接任院長,對於學院未來發展,劉廣英院長將推動「一、二年級基礎課程學習」、「二、三年級評估引導分流」,首揭「學群教育」等三大目標,作為邁向卓越大學新里程碑。

劉院長說,未來理學院將以「大一不分系」為基礎,學生入學時建立好「基礎科學」的根底,包括增強數理能力,強化英文等外語能力;學院則以「學門」為核心,不再只是純粹的「系」,如理學院中的「地科」,即包含有3個學門,學門有自己的教育目標,如物理學門旨在教育訓練物理學家,化學就是訓練化學學家等人才。

迎接大學三年級全新職場與學術就業分水嶺之際,理學院將為學生進行診斷,幫助學生瞭解自己的發展趨向,一方面考量學生的興趣,一方面則考量學生的個別特質,當學生修習完三年級的課程,學院就協助並引導學生進行分流,「科學尖端」與「技術尖端」雙向發展。

針對就業技術的學習規劃,劉院長構思兩種方式,一為「跨系的學程」,由學校專業行政人員為同學判斷;在學程之外則可以「組織學群」,如構想中的遊戲軟體,對於數學系、物理系的學生而言已具有一定的科學基礎,且具有很好的發展空間,倘若為他們安排學群,使其在基礎科學之外,尋求其他有專長的老師開新課程,頒發證書,讓學生藉此習得專長,同時鼓勵學生考專業證照,雙管齊下增強自我職場競爭力。

劉院長舉例,跨院系所合作課程包括「氣象傳播學課程」、「氣象防災課程」及與商學院合作推動「災害保險課程」,這些做法均引領全國各大專院校,培育另類職場理學院學生的全新未來。

在大學架構上,學院除扮演承上轉下任務外,更肩負教學與資源整合的任務;透過院務、院評等委員會,共同策劃整體發展,為莘莘學子建構最佳受教環境,並謀取最大效益。

劉院長表示,「學程」與「學群」是建構在科學基礎上跨系或學門的專長人才培育新做法,具有領先就業需求的特質,學群教育的推行,教師的重要性也相形提升,因此理學院進一步計畫推行「多重導師制度」。

劉院長說多重導師在國外大學行之已久,是屬於一個綜合性的制度,以老師為核心,由教師組成研究討論群,進行專門學群的課程教學,不論是證照考試、學群研究、就業課程,都有專門的導師協助指導,都不再是傳統導師為單一班級。

此外,配合「國家重點發展人力資源規劃」,實施「環境服務業」的措施,以提升環境服務為目的。劉廣英院長期許讓學生在系裡學習之外,還可以再加選課程。同時,鑑於電子精密儀器日趨普及,但能夠操作的人才極度缺乏,文大工學院有材料科學系、理學院有應用化學研究所、物理系、資訊科學系。劉院長說,這些精密儀器使用率高的學系,假如能夠加以綜合,培養實務應用人才,甚至邀請商學院行銷教學,讓未來就業多元化。

劉院長認為,文大的學生,聰明有餘,然而用功不足,劉院長期許,假如同學們能夠更用功,那麼未來的發展,不論是就業或是升學,都能有傑出的表現。其次是同學們的「橫向」關係很好,然而「直向」不甚佳,「橫向」意指人際關係,「直向」指的是學生對未來願景以及自我期許。劉院長表示,學院多次邀請國立大專院校教授蒞校兼課,教授們總是誇獎文大的同學有禮、可愛。

劉院長建議同學多朝「垂直」發展,成為十字訓練,讓科學與文化教育同步進行。同學們對於自己的生活作息也應該盡量規律,他提醒,晚上11點以後才入睡,長期下來對於健康有很負面的影響!

在不同的時空階段,理學院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民國初期,物理等基礎科學引領著學術,而隨著社會的安定,科學競增趨緩,服務業及商業也益趨重視。不過不論是在哪一個時代,理學院始終是科技發展的推手。



點閱人次:3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