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校園新聞
楊仁江老師「數位21建築影像展」即日展期至9月26日  透過建築為本  以攝影刻劃出入微的空間影像
文/李渼詩     【2008/9/17】友善列印
扛了20年4×5相機專拍古蹟及文化遺產的楊仁江老師即日起將在華岡博物館展出「數位21建築影像展」,17日舉行開幕盛典,現場花團錦蔟。文化大學李天任校長致開幕辭提到,楊老師透過建築拍攝的觀念,穿越現代,以熱情的參與、冷靜的體驗、細心的觀察、深刻的感受,以及忠肯的表達,試圖建構一個新世代無可限量的版圖。楊仁江老師則說,,透過建築及攝影表達出空間影像,以直觀的、流動的以及奔放的角度拍攝,也正式預告著數位建築的空間革命即將來臨。

楊仁江老師現任中國文化大學環境設計學院建築及都市設計系副教授
、中國攝影學會博學會員(FPSC)臺灣省攝影學會博學會士(FPST)
紐約攝影學會博學會士(FPSNY)英國皇家攝影學會永久會員(LRPS)。

曾任臺北市建築師公會旅遊俱樂部召集人及顧問,多次舉辦攝影展覽。包括1985~86年間臺北爵士攝影藝廊舉辦傳統及現代建築攝影個展、1994年臺南鄉城藝廊舉辦都市、文化、建築攝影個展、2002年臺北爵士攝影藝廊舉辦空間之美楊仁江、蔡錦文、謝文豊三人攝影聯展、2005年10月3日至15日中國文化大學華岡博物館舉辦楊仁江建築攝影個展「空間之美」、2006年9月20日至27日中國文化大學華岡博物館舉辦楊仁江、2006年深秋的建築攝影展「空間體驗+體驗空間」。

攝影因生活而傳達了生存的意義,建築因生活而塑造了居住的空間,生活則因有了攝影與建築而強化了生命的價值。楊老師說,在20世紀的現代主義時期,機械主宰了居住的空間,生存的意義與生命的價值因而起了很大的變化;到了後現代主義時期,資訊成為生活的新核心,居住空間又起了很大的改變。

楊老師提到,數位的出現,使建築、攝影與生活成了數位的新載體,居住的空間、生存的意義與生命的價值又一次起了很大的革命。數位不僅滲入了生活,還徹底的佔據了居住空間,也改變了生存的觀念與生命的思維。數位攝影與數位建築,儼然成為生活的核心與生命的代言。因此,以數位攝影表達建築空間最為真切,用數位攝影體察數位人生最是動人。

他以詞作展現攝影裡的感性與理性。他說,數位攝影可以直觀、可以批判、可以戲謔、可以讚頌、可以創作、也可以嘲諷。數位建築可以有形、可以無形、可以虛擬、可以實存、可以流動、也可以碎形。數位生活可以扭曲、可以鋪陳、可以閉鎖、可以奔放、可以獨占、也可以分享。

這一次展出,是楊仁江老師深入世界各地,親身體驗建築空間的成果,這些建築大多數是1990年以後甚至剛剛完成的世界名建築家一流的作品,也是他認為最值得用數位影像加以闡述和表達的作品,包括:Zaha Hadid在德國Wolfsburg的Phaeno Science Center、在法國Strasbourg的Car Park and Terminus;Coop Himmelb(l)au在德國Munich的BMW World、在Dresden的UFA Cinema Center;Günther Domenig 在Vienna的T-Center, St. Marx;UN Studio在德國Stuttgart的Mercedes-Benz Museum等。這次展出,他將以有別於歷次展出的手法,希望帶給觀眾全新的感受與刺激。


點閱人次:3390 影音新聞點閱人次:1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