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旅遊資訊
「糕」手傳承 回味古早時光
-- 「糕」手傳承 回味古早時光
文/黃昭蓉  攝影/黃昭蓉   【2002/6/10】友善列印
如果你對博物館的映像還停留在靜態展示、書面資料介紹的舊觀念,走一趟位於淡水老街上的「三協成糕餅博物館」,將一改想象中艱澀難懂得文化印象,教你不只用眼睛觀賞,更要用味覺體驗傳統文物的熱情。

全台首座糕餅博物館,已於台北淡水開館,位在有六十餘年歷史的「三協成餅舖」樓下,開放民眾免費參觀,並提供預約導覽解說,電話:(02)2621-7647。三協成糕餅博物館內陳列三百多款各式製餅模具,造形古樸有趣、各具時代意義;從模具中還可探見台灣糕餅發展史,陳展面積雖小,內容卻精巧豐富。

如果你對博物館的映像還停留在靜態展示、書面資料介紹的舊觀念,走一趟位於淡水老街上的「三協成糕餅博物館」,將一改想象中艱澀難懂得文化印象,教你不只用眼睛觀賞,更要用味覺體驗傳統文物的熱情。

走進三協成糕餅博物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多種傳統糕餅禮盒及提籃,老闆更提供多種口味獨特的自製糕餅供民眾試食,在體驗原味傳統之後,走進位於地下室的糕餅模具展示區,四大類─糖模、糕模、餅模、粿模各式模具共約三百多個,無一重複,多數是餅舖師傅傳承留下,館中每月還有主題特展,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是淡水旅遊的新景點。

糖模主要用於廟宇菩薩慶生或民間神明會、土地公會,因經常泡水的緣故,完整的糖模今日幾不可見;糕模緣起於淡水基督教長老教會每年耶誕節時,送給信徒的耶誕糕,是新一代「台灣點心」的代表。餅模其一的「狀元餅」,源自於清朝的官階升遷而來,用於中秋節晚間「博狀元」的遊戲首獎,後來演變為公司行號犒賞員工的一種習俗。粿模泛指用米做的形狀似「龜」的食品,最具代表性的是「乞龜」或「鳳片龜」,不同於清明掃墓時用的「草仔粿」或不加鼠麴草的「紅龜粿」,糕餅規模從四兩到幾百斤不等,是台灣米食文化的代表。

陳水扁總統在日前參觀後,特別題書「台灣之餅」四字,對三協成餅店在傳統文化維護和發揚的貢獻,表彰博物館對台灣傳統文化傳承的肯定和敬意。
  


點閱人次:4275 影音新聞點閱人次: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