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校園新聞
鄭貞銘設大師講座 音樂夫妻戴金泉、陳麗香獻唱人生 大師引領人生 期發揮新聞人的貢獻
文/江政融  攝影/賴麒元   【2015/5/20】友善列印
被尊為「新聞教父」的資深新聞教育家鄭貞銘教授,成立大師講座即將進入第四屆,鄭貞銘期許藉此提升新聞教育水準,培養更優秀新聞人。應「鄭貞銘大師講座」之邀,足跡遍佈世界各國、累積數百場音樂會演出的著名指揮家戴金泉教授,將與其妻聲樂家陳麗香女士,將於民國104年5月19日(星期二)下午3時30分,在陽明山文化大學大孝館8樓柏英廳主講「文學與音樂的饗宴-弘一法師行誼」。鄭貞銘教授表示,「大師引領人生、瞻仰前程,而新聞傳播教育的核心基礎是人文素養與社會科學知識;有大師引領人生,才能使新聞人發揮更積極貢獻」。

新聞暨傳播學院院長葉明德,傑出校友與講座捐資人都將應邀參加,鄭貞銘教授將在會中闡述大師講座之理想,而今天鄭教授也特別指出今天表演是非常不一樣的一次演講,他更特別提到音樂藝術與人文素養的重要性,鄭教授在文化新聞系創立50周年時,希望可以送新聞系一份大禮,有許多人建議以獎學金或是鼓勵教師成長的活動,但鄭教授一心嚮往新聞教育,最終創辦「大師講座」,送給系上最大的50周年禮物。

聲樂家陳麗香女士帶領下,為全體來賓唱起優美 的“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歌聲中迎出了敬愛的戴金泉教授。戴教授魅力獨具、詼諧幽默,不時博得來賓笑聲。他對1880年出生的弘一大師李叔同先生諸多選曲配詞,如《憶兒時》、《題詩贈謝秋雲女士》、《悲秋》、《落花》、《清涼歌》…等等風格迥異又典雅的詞曲,娓娓道來,令人印象深刻。又如《送別》三段裡,第一段是寫景,寫著不捨的畫面;第二段則 是抒情,慨嘆知交天涯零落;第三段雖重複第一段,但文字意蘊昇華;全曲似乎經歷了「送友離別」, 而悟人生短暫猶如日落,隱藏著出世的意念,或許這也反映了弘一大師何以在有眷有妾多年之後,仍毅然於38歲盛年皈依三寶,由了悟法師剃度、賜字弘一,直至圓寂吧!弘一大師才華洋溢,藝事無一不精,書法、繪畫、音樂、詩文,乃至演劇、篆刻,皆卓然有成,欣賞著戴教授收集的許多弘一大師的墨寶、照片,好似走入時光隧道,其中了悟法師贈給弘一大師的「老實念佛」墨寶,想來在中國近百年來 最動盪的時代中,也足以觸動人心引起某些迴響!

弘一大師集文學與音樂、智慧與感性於一身的生平與風采,由戴教授以他動人的語言,引領大家進入李叔同先生的音樂世界裡,細細品味那西方旋律與東方詞意交織昇華而成性靈合一的情境,委實讓人如癡如醉!

戴金泉教授1938年3月6日出生,新北市板橋人。畢業於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今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音樂科。多年任教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音樂系,其以合唱指揮為一生職志,近五十年間,累計達數百場的音樂會演出,足跡遍佈世界各國;演出曲目廣泛,涵蓋宗教歌曲、藝術歌曲、清唱劇及歌劇與臺灣及各地民謠等,為臺灣合唱音樂發展之重要影響與貢獻者。

從小接觸傳統戲劇,並參加合唱團、學習鋼琴,於1957就讀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今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音樂科。受王沛倫教授啟蒙,擔任數次實習音樂會的指揮,因而走向指揮之路。畢業後在系上擔任助教,後聘為正式授課老師,擔任四年科主任之職。

1981年毅然辭去國內職務,前往奧地利進修,隔年獲得維也納音樂及表演藝術學院的合唱教育文憑。回國後,戴金泉繼續任教於藝專,並擔任多所合唱團的指揮,1980年戴金泉受頒「美國合唱指導者協會會員」身分,1988 年開始陸續在國內外開展精彩而大受好評的合唱音樂會,將國內的合唱事業發展空間擴大,名聲傳遍海內外。

誠如喜愛合唱的朋友所知:法國洛林區首府南錫(Nancy),每兩年都會舉辦一次國際合唱節,邀請來自全球二十個國家四十個合唱團體參加。1993年,中華民國台灣是第一次通過推薦獲邀到南錫參加國際合唱節,當時代表台灣的合唱團體被傑克夏野教授評為:一個『唱西洋曲目,不讓歐洲團體專美於前;唱起自己文化的曲目,又能充分流露“中國”的團體』,這個合唱團體便是由戴教授帶領指揮的『國家實驗合唱團』。更精彩的還在後頭,到了節慶最後一天,所有的合唱團同時集結在一個可以容納2萬5仟人的表演會場裡,戴教授在事先毫不知情 的情況下,由各國合唱團共同推舉為四十團大合唱的總指揮。當晚,一雙來自台灣音樂家的手撼動了所有人的心。直到今天,似乎仍能感受到當時的悸動,與分享同 為台灣人在異鄉受到如此高的肯定與驕傲。」

戴教授前後畢業於國立台灣藝術專科學校音樂系、奧地利國立維也納音樂及表演藝術學院合唱教育班,現任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音樂系教授,以及台大校友會合唱團常任指揮。戴教授於國內外合唱界、指揮界皆負盛名。在國內,曾任國立台灣藝術專科學校音樂系 主任、中央電台、榮星兒童、台大合唱團、國立實驗合唱團常任指揮17年。留學歐洲期間,加入維也納 愛樂所屬青年合唱團,同時擔任多瑙河合唱團及全歐學生合唱團指揮,赴歐美巡迴演出,備受好評。在海外,曾擔任國立漢城合唱團、美國聖荷西市管弦樂團、西谷成人合唱團、日本京都愛樂合唱團、香港 愛樂、福建省交響樂團、廣州市茉莉花合唱團…等指揮。戴教授除了在台灣合唱界具有權威地位,他也 是位傑出的作曲家,代表作品有《陽關曲》以及《螢》等。」

而影響戴金泉教授最深的,就是人稱弘一法師的李叔同先生,李叔同,生於清末國難方殷之際,幼年喪父,母王太夫人銜哀教子。由於稟賦聰慧,天生浪漫不羈的性格,加以新舊思想的洗禮,終於成為中國近代藝術的先鋒!光緒二十四年〈1898〉,戊戌政變,他感於國事日非,乃奉母偕妻離天津,南下上海法租界,並刻「南海康梁是吾師」印一方,以昭示其愛國之志。此時他已漸在文壇、藝壇上嶄露頭角。光緒三十一年〈1905〉,東渡日本,入東京「上野美術專門學校」習西洋油畫,成為中國史上以油彩畫作的第一人;此外,又修習音樂,並從事戲劇活動,均有突出表現。宣統二年〈1910〉歸國,先後於「天津工專」、「上海城東女學」、「浙江兩級師範」擔任美術課程,在浙江師範期間並教音樂,其作品亦於此時廣為流傳,受普遍之喜愛;同時,更造就了一批生力軍,如豐子愷、劉質平等。民國五年〈1916〉,他在杭州大慈山虎跑寺斷食二十一天,種下往後學佛的因緣;民七年〈1918〉遁入空門,法名演音,號弘一,行跡無定,惟持戒甚嚴,絲毫不眷顧往昔聲名,一心學佛;藝術方面,除受託寫作清涼歌詞及抄寫佛經所留下的墨寶外,再也沒有其他作品傳世,可說是中國藝壇的一大損失。民國三十一年〈1942〉圓寂於福建溫陵養老院。 他的一生,雖經歷不同境遇,但其孤高、執著的個性始終如一;除了有常人難及的天賦外,更有發展天賦所不可或缺的努力。曾語夏丐尊先生:「平生用力於音樂用力最苦,蓋樂律與演奏皆非長時鍊修無由適度,不若他種藝事之可憑天才也」。其對音樂嚴謹的態度,宛若一盞明燈,引領更多的後學者為中國音樂的未來而努力!

戴教授以夏丏尊先生曾經指出李叔同先生做人的一個特點,戴教授說:「做名士,像個風流名士;做話劇,像個演員;學油畫,像個美術家;學鋼琴,像個音樂家;辦報刊,像個編者;當教員,像個老師;做和尚,像個高僧。期勉同學都能做一切事都「認真的、嚴肅的、獻身的做一樣,像一樣。」

新聞影音:

點閱人次: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