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校園新聞
文大頒授中央研究院資通安全專題中心執行長李育杰學長傑出校友殊榮
文/李渼詩     【2025/2/21】友善列印
中國文化大學於2月26日舉行114年度傑出校友頒獎典禮,表彰在各領域中卓越貢獻的校友。現任中央研究院資通安全專題中心執行長、資訊科技創新研究中心研究員,以及光電科技工業協進會董事長的李育杰學長獲殊榮。應數系畢業的李育杰學長,長年深耕人工智慧(AI)、資訊安全與數據科學領域,對台灣資安防禦戰略及AI應用影響深遠,而這一切的起點,正是來自文化大學應用數學系的紮實訓練。

李育杰學長最初進入文化大學時,就讀的是化工系陶冶組。然而,在學習過程中,他逐漸發現自己對數學懷有更深的興趣,於是毅然決定轉入應用數學系。然而,轉系並非易事,當年共有32名學生報考應數系的轉系考試,最終僅錄取4人,錄取率不到13%。李育杰憑藉扎實的準備與卓越的數學能力,成功在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取得轉系資格。

轉入應數系後,他更加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機會,全力投入學習。他回憶道:「每天搭乘260公車上山時,總是在思考數學問題。擠不上車時,我就想數學,覺得不能白白浪費時間。」這樣的學習態度,讓他在研究所考試中名列前茅,一舉考取清華、交大、中山等多所頂尖學府,其中在中正與中山的數理統計組更名列榜首。這不僅展現了他對數學的熱愛,也證明了文化大學應數系的紮實訓練,為他的學術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美國攻讀博士期間,李育杰展現出色的數理分析能力,甚至曾在課堂上糾正教授的錯誤,讓美國權威學者對他印象深刻。當時,他的教授對他說:「你若希望我能指導你,必須轉到工學院,這樣我們才能正式進行博士研究。」面對這個重大抉擇,他經過深思熟慮,最終決定轉至工學院,順利進入教授的研究團隊,並將數學應用於醫療領域,透過數據分析檢驗化療對癌症患者的存活率與復發時間的影響,為醫學研究提供關鍵的決策參考。

在學術研究之外,他也長期關注資安問題。他坦言:「壞人總是比較認真,駭客的手法日新月異,攻擊方式越來越新穎,這是一場不對稱的戰爭。」因此,他致力於AI防禦技術的發展,帶領研究團隊預測駭客攻擊模式,提升台灣的資安防禦能力。他認為:「AI不會取代人類,而是最強的助手,關鍵在於如何善用它。」如今,他不僅是台灣資安領域的領軍人物,更在國際資安合作上發揮關鍵影響力,推動台灣在全球科技競爭中保持領先。

回憶起文大的求學時光,李育杰學長特別提到「高等微積分」與「作業研究(Operations Research, OR)」這兩門課對他的影響深遠。高等微積分的嚴謹訓練,培養了他的邏輯思維與數據分析能力,而作業研究則讓他理解數學如何應用於實際問題,這些能力後來成為他從事AI與資安研究的重要基石。

除了課業上的磨練,他對文化大學的校園風景也充滿懷念。他說:「常常在冬天從籃球場走上大義館時,天空飄著細雨,風吹過來特別舒服。我會邊走邊思考上課的作業怎麼寫。那時候的我,全心投入學術,覺得很幸福。」這些在草山上的日子,塑造了他堅持不懈的求學態度,也成為他日後在學術與產業界不斷突破的動力。

李育杰學長的學術與職業生涯,充分展現文化大學應用數學系對台灣科技人才培育的重要貢獻。他用數據改變世界,從醫學分析到AI資安,每一個突破都源於對數學的熱愛與堅持。今年獲得傑出校友殊榮,不僅是對他個人成就的肯定,更是對文化大學學術精神的最佳詮釋。未來,他將持續在資安與AI領域開創新局,讓台灣在全球科技發展中,站穩腳步、迎向未來。

新聞影音:

點閱人次: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