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端電業公司執行副總伍秀娟學姊 獲頒文化大學114年傑出校友 | |||
|
|||
|
|||
伍秀娟學姊於民國67年畢業於中國文化大學國際貿易系,在學期間,她白天在中國端子擔任會計工作,晚上則在文化大學夜間部進修,求學與職場無縫銜接,為她日後的企業管理奠定堅實基礎。 五十一年前,她剛進入中國端子時,公司僅有五名員工,處於生存與倒閉的邊緣。當時台灣製造業正處於草創期,許多小型企業難以存活超過三至七年,對於中國端子而言,「能不能活過今天?」是最現實的問題。為了讓企業存續,伍學姊不僅負責財務,更參與生產管理、品質控管及市場評估。她以堅定的決策力與執行力,帶領企業在競爭激烈的產業環境中穩健成長。 在台灣經濟快速發展的70年代,政府推動「家庭即工廠」的代工模式,許多家庭投入手工製造,支撐出口市場。伍秀娟學姊敏銳洞察產業趨勢,帶領中國端子與無數家庭建立合作關係,透過靈活的經營模式降低人力成本,同時也提供許多中產家庭增加收入的機會。這種雙贏模式,讓中國端子得以穩定擴展產能,進一步打開國際市場。 進入80年代,台灣汽機車產業逐漸興起,伍學姊預見未來機車與汽車市場將帶動龐大的配線需求,遂果斷將公司業務從聖誕燈端子加工拓展至汽機車配線製造。這次轉型的關鍵在於技術升級與品質管理的提升,她帶領團隊不斷學習新技術,優化供應鏈管理,讓中國端子成功躋身全球汽機車配線產業龍頭。 伍秀娟始終強調:「不爭做世界第一,但要做世界唯一。」她深知企業的核心價值不在於規模,而在於創造「被客戶需要的價值」。因此,中國端子不僅提供高品質產品,更專注於與客戶共同開發客製化解決方案,以確保在產業鏈中擁有無可取代的地位。 伍秀娟學姊非常重視人才培育與企業文化。她的管理哲學深受文化大學求學時期的一位成本會計老師啟發—「時間就是金錢,學生必須把握每一分鐘創造價值。」這種嚴謹的態度影響她至今,在企業管理中,她鼓勵員工主動學習、勇於提出解決方案,而非消極等待指示。 此外,她更推動「企業與員工共榮」的理念,營造如「家族企業」般的工作環境。她視員工為家人,積極提供內部晉升機會,確保人才在企業內部持續成長。她的領導風格不僅溫暖,更富有遠見,讓員工對企業充滿歸屬感,進而提升整體競爭力。 在全力發展企業的同時,伍學姊始終不忘回饋社會。她推動企業參與公益活動,包括提供學生實習機會、捐助醫療資源、協助急難救助等,實踐企業社會責任。她深信,企業的成功不僅在於盈利,更在於對社會的貢獻,唯有兼顧社會責任,才能真正實現永續經營。 此次獲頒「文化大學傑出校友」,伍秀娟學姊謙遜表示,這份榮譽不僅屬於她個人,更屬於所有曾經與她並肩努力的同仁與師長。她感謝文化大學提供的學習養分,讓她在企業發展的道路上能夠堅持初心,勇敢前行。 她的故事不僅是個人奮鬥的傳奇,更是台灣企業從草創到國際化的縮影。她以溫暖而堅定的信念,帶領企業走向世界,也以實際行動回饋社會,成為後輩學習的典範。文化大學以她為榮,也期待她未來能持續發光發熱,為社會帶來更多正向影響。 |
|||
新聞影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