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校園新聞
經濟與政治議題分開 創台灣人民新福址  
-- -2005年青年國是會議民主與政治兩岸關係 青年公民盼更開放的兩岸民主觀
文/劉開明     【2005/8/14】友善列印
捨棄政治型態,重視台灣經濟利益才是兩岸政府當局所應重視的課題。2005年青年國是會議裡的「民主政治與兩岸關係」專家聽證會上,國立中山大學陸研所林德昌所長說,水果外銷大陸原本就該是經濟型態議題,卻演變充滿政治意味,影響台灣經濟發展,此例突顯兩岸徵結所在。

2005年國是會議中針對「民主政治與兩岸關係」議題,專家聽證群包括了中山大學陸研所林德昌所長、台灣智庫國際事務部賴怡忠主任、交大經管所胡均立副教授、中研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員徐永明先生及陸委會張樹棣處長。

在兩岸議題上青年公民代表期盼可聽到的議題回應在於兩岸民族主義議題認定、對岸目前的經濟政策對台灣的影響及台灣應採取的對策、承認大陸學歷的問題、在編列國防預算後是否真能有效保護台灣及目前政黨的問題,每場專家們也在拿到各位公民的問題後,分類整理歸納出自己能回答之領域部份。

在兩岸民族主義部份,徐永明以中國大陸承認外蒙獨立為例,中共推行的民族主義是最現實主義之一,人民的認知不同,致於這個主義是可以被當權者操縱的。對於未來台灣的定位問題,張樹棣表示,我們應該慢慢了解該以平等、直接方式面對兩岸民族主義課題。

在經濟課題上,賴怡忠表示,大陸在改革後人口往沿海或都市集中,導致鄉村人力不足,經濟體不固定且貧富差距大,建議大陸能鼓勵到鄉村間發展並規劃完善的福利計畫,否則長期演變下去,貧富不均的衝擊將會使得大陸經濟體產生另一種崩潰局面,不利未來大陸經濟發展。

林德昌則清楚提到,中共正爭取「人民幣」成為亞洲的基本貨幣,如美金一般成為全球新興交換貨幣,顯見大陸經濟強勢跳躍式成長,經濟體的磁吸效應,使之成為全球最大的世界工廠,未來人民幣成為全球貨幣是指日可待的。

林德昌說,此例正告訴台灣要想成為亞洲經濟體一環,就無法自絕於大陸經濟體系,面對政治無法坐下來對談的窘境,台灣要想前進大陸,就得讓經濟歸經濟,政治歸政治,清楚畫分,就目前的水果外銷對岸方面,原本應該是經濟型態的,但是最近好像逐漸變成充滿政治意味在,受衝擊影響永遠是人民,這是不對的。

就兩岸學歷部分,林德昌不贊成過度開放。林德昌說,擔心不開放大陸學歷的考量有幾點,包括對大陸高等教育的不了解、開放恐會更減少就讀台灣高等學校的學生人數、台灣國家考試如高、普考資格審核也會有疑慮等等。

在兩岸政治與政黨問題而言,專家們也一致認為,台灣政黨的意見分歧而且考慮過多,以至於有些事情無法有效解決,因此在處理事情一定要建立一個明確的共識基礎。

點閱人次:3351 影音新聞點閱人次:1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