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校園新聞
憑藉學術精神成就國家未來基業 2008兩岸土地學術研討會開幕
文/葉子豪  攝影/葉子豪   【2008/9/2】友善列印
由中國文化大學土地資源學系主辦「2008海峽兩岸土地學術研討會」8月30日於大新館四樓會議室登場,以「土地利用與生態環境」為主題,由兩岸學者共同發表總計20篇論文,開幕式特別邀請在國際地理學術界享譽盛名張鏡湖董事長出席致詞。他強調,兩岸土地規劃已朝環保節能觀念推進,這是科技化的未來,更是土地學術研討會未來重要的課題。

「2008海峽兩岸土地學術研討會」重要推手,現任土資系趙淑德教授說,文大與海峽兩岸土地學術研討會有非常深厚的關係,自1993第一次展開學術會議以來,文大就一直擔任著主辦單位的角色,截至目前已有六個主辦單位合作舉辦兩岸學術盛事,希望未來能透過不斷合作,為社會謀取最大福利。

今年兩岸土地學術研討會除廣邀學術界發表論文外,大陸亦有20位學者出席盛會。中國土地學會黃小虎副理事長說,自1992年就開始參與這項學術合作計畫,透過研討會所產生的成果不斷壯大,大陸學者藉台灣經驗,並以學者的建議精神,作為政策基礎,為人民謀取福利,期許兩岸透過學術締結長久友誼。

「大陸土地利用效益已迅速增加。」張鏡湖董事長強調,大陸每位農民耕地只有0.1公頃,藉透過肥料和灌溉技術進度,總產量已有明顯增加,但礙於都市化潮流影響,雖國家都市化程度上升1%,每人收入可增加1.34%,但農民收入不及工人的8分之1,衝擊中國繁榮步調。

「很多人都只看三峽水壩負面影響,卻忘記眺望三峽水壩如成功所帶來的龐大效益」。張鏡湖董事長提到,中國和波蘭為世界兩大以「煤炭」為能量來源的國家,但今日中國二氧化碳排放量已逐漸超過美國,在中國境內肺病患者日趨增多,而三峽水壩的完工,雖有環境生態上的顧慮,但卻可取代靠消耗4600萬噸媒碳維持一年電力的大陸,可說是利多於弊,可見土地都市的開發宜朝全盤考量,而非單一主題討論,這就是學術引領經濟發展的重要目標。

環保署沈世宏署長表示,土地是國家的重要資源,土地永續經營是全球化時代中所要面臨的問題,相信透過研討會的成功,讓研討會成果對政策、土地和未來,有無可限量的貢獻,讓學術幫助政府打造美好未來。

點閱人次:2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