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校園新聞
駐校藝術家楊柏林 以其創作能量傳承體育館原石生命
文/李渼詩     【2009/10/13】友善列印
曾於宏盛帝寶、國立台灣大學等創作各種藝術空間設計的楊柏林老師將擔任駐校藝術家!
陽明山的石頭會唱歌,創建體育館的原石靈魂喚醒楊柏林老師創作的因緣。駐校藝術家楊柏林老師將以「會唱歌的石頭」裝置藝術之美,點撥喚醒每一個沉睡在華岡底下美麗精靈。



「小學四年級就下定決心-我要當一個美術畫家。」從小在雲林鄉下長大,國小的美勞課讓楊柏林在想像和色彩的世界裡找到自己唯一獨斷,可以馳騁夢想的工具,一幅「牛車歸途」獲得雲林縣全鄉美術比賽第一名,開啟楊柏林藝術追尋之路,對藝術忠心耿耿與競競業業態度,藝術家即便面臨最為貧困的三餐不濟,仍深信貧窮的日子是創作具生命力作品的最佳考驗。

國小畢業,楊柏林靠著對藝術忠貞不二的堅持,獲得全國各項美術大獎,包括 1972 第28屆全省美展、1985 春之藝廊首次雕塑個展、1986 雲林縣十大傑出青年、1988 北美館新展望優選、2000 講義堂舉辦「921 地震紀念碑」競圖比賽第一名、2002 高雄市內惟埤文化園區美術公園設置公共藝術徵選「從土地出發」雕塑第一名;主辦2003 台北「信義之星」大型景觀雕塑「春來了」系列、擔任2006 亞細亞雕塑家協會理事長及主辦台日韓國際交流展。

看重的是藝術創作的教育,與學生間的對話,帶給楊柏林的是另一個聲音的吶喊。楊柏林說,「駐校藝術家」的名稱太沉重,卻帶給他另一個可呼吸的新天空,美學、裝置與無邊無際的夢想,他期待用他心裡「美的因子」,妝點中國文化大學,讓大學不再僅僅是學術膜拜的殿堂,更是師生翱遊想像的新藝術空間。

和文化大學前校長李天任教授因舞台劇相識相熟,接下駐校藝術家的重責,楊柏林有許多的夢想等著完成。他說,藝術就是他的生命,就像呼吸一樣,無時無刻都在思考創作的源起,新的時代就需要賦予新的生命與新起點,開創新的生命歷程。

與體育館的原石理念不謀而合,是這些不起眼的石頭,喚醒了他生命裡另一股創作的聲音。楊柏林說,家住中國文化大學山腳下,卻一直從沒有機會走入心目中的學術殿堂,「98年8月的那一天」是他第一次走入文化大學,紛沓而至交錯身旁學生青春聲音的迴盪,都不如體育館外「原石」的吶喊聲音,那一刻的心中,他毅然接下「駐校藝術家」的頭銜,源自於開啟了另一股創作的夢想。

楊柏林強調,體育館的原石是創建體育館的「大地母親」,是當年開挖陽明山土地留下來最珍貴的歷史證明,如何保存母親的骨血與延續其生命意義,已是他不可卸責的創作心靈。他知道是石頭喚他過來,要他接續「傳承」意義,這不僅僅是對陽明山、對文化大學,更是對自己藝術創作的交代。

讓石頭再次唱歌!楊柏林將以角色交換的態度,與文化的師生對話,希望透過採訪互動的聲音,重啟「石頭說話」的因緣能量,生命就是探險,就是與萬物對話,唯有謙卑聆聽,才可以開闊心裡最想望的夢想,楊柏林要激起文化學生對文化土地的能量,放大光芒,一股股的能量傳承,文化的意義才能非凡,激盪的火花才是獨一無二,專屬文化人。

未來,將以一連串的展覽與空間藝術改造,重現華岡風華,在傳承與現代感裡,播下藝術教育的種子。楊柏林說,「學生是水分、養分,期待在教育裡,播種出屬於我要的植物,不是直挺挺、不是孤傲尋芳、不是普羅大眾,而是源源不絕的創作生命起源,有感覺、有感動,更有故事性的生命力植物。」


點閱人次:5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