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校園新聞
《教學卓越系列報導─文學院院長林冠群》
我思我在多元面向人文教育學 頂尖大師教育昇華文學院
文/李渼詩     【2011/11/23】友善列印
以融合人文與科技的多面向學習為標竿,搭配頂尖師資教學,文學院林冠群院長期望以「優質師資」、「國際視野」、「研究著作」等三大主軸,培養一個心胸寬闊的文化人為文學院的重要里程標的,透過經典研讀會與遴聘學界大師,提升文學院整體學術能量,以師徒制一對一的教學方式,創造文學新氛圍。



文學大師坐鎮
經典研讀小組 激盪火花

文學院位居國內私立大學院校裡的文學教育龍頭地位,文、史、哲三個研究所碩士班與博士班的設立,於國內各大學相關系所中居領先之地位。林冠群院長說,一個大學不是靠著大的建築物、不是靠著廣大的校園,真正重要的是《大師》,自文學院創立以來,歷任院長敦聘對學生有所幫助的名師,帶動學生學習,讓教師間相互激勵。

文學院為國內擁有全台大專院校正教授最多的學院,如史學系有22位專任老師,13位正教授,16位博士,有3位美國博士,可以想見,文大歷史系的師資在任何大學裡都是數一數二的。林院長表示,私立學校具有較大的彈性,不像國立學校受到很多規章約束,學校教育應該以教學和研究為主,教育事業要辦好,就不要有私心。

營造學生讀書及課業討論的環境,設立八間研究室,突顯文學院之特色,成立「敦煌學研究室」、「民間文學研究室」。目前文學院鼓勵老師設立讀書會,邀集學生一同激盪閱覽中古文籍,掀起閱讀風潮。這是目前文學院積極推動的重點學術發展方向。林院長強調,學術界就如同武俠小說一樣,只要好漢,都可上梁山,就如早期的蔡元培、傅斯年等名教授,都是找比他們優秀的老師,如果朝這個方向努力,文大辦學一定會更好。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林冠群教授說,文學院最大的教學特色,採取一對一師徒方式,除原先實務理論課程教學外,若有興趣鑽研或朝文學之路發展的學生,老師願意當學生一輩子的導師,大手牽小手,激辯文學裡的美麗與哀愁。

不拘一格 人文科技互補
看看小說去罷 窺探文學裡神秘

林冠群院長表示,文學有的時候是與生俱來的情感,對於科技,則是要瞭解其發展過程對人類的影響力,知識份子所應該掌握的。例如歷史經濟學研究者,觀察工業革命以後,貨幣的使用從金屬、紙幣發展到現在的塑膠幣,甚至數位化以後對於人類所引發的影響。林院長說,你可以不成為經濟學家,你可以不成為科技學家,但至少要瞭解科技的發展帶來的影響。

研究科技的人,也不要天天鑽在研究室裡,花一點時間,即便是消遣也好,多閱讀一些小說,例如金庸小說,在虛擬的世界裡,可以解除自我壓力,如今進入一個愈是專業,壓力愈大的時代,如何能夠適度抒解壓力是非常重要的,林院長建議「看看小說去吧」,科技人才對於感情常常感觸很深,只要能將這種感情充分書寫,則成為非常不錯的作品,例如電機出身的陳之藩寫作散文集、張系國的科幻小說。

「不要讓個人的求學過程禁錮自我」!林院長鼓勵文學院同學要心胸開闊,盡量瞭解其他學科,培養深厚基礎,例如戲劇,其究竟是文學或是藝術,是很難強硬分割的!分科系只是為了研究方便,而不是個人未來成長的阻礙。尊重自己所學,也尊重別人所學。以寬廣的心態學習,培養人文思想,成為真正的文化人。

學習秘訣 人一能之己十之
愛我所擇 培養心胸寬闊文化人

學生基礎不夠是一個時代性問題,任何國家都存在著相同的情形。林院長建議,以鼓勵代替責備,「多唸兩遍」,人一能之己十之,很多學生都是被老師鼓勵起來的,責備只會讓學生喪失信心。一次失敗並不表示前途完了,失敗也可能是另一個契機的開端,而更加努力。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林院長希望以這句話提醒學生,所謂閱讀,就是要多讀幾次,才能領會箇中的奧義,許多人做研究,往往只是資料堆砌,合於己意的則取之,作者的意思也常因此而失真,以文學大師錢穆先生為例,錢穆的書房叫做「素書樓」,如同庖丁解牛一般,見書不是書,唸書要念到視白紙黑字為無書。

「堅持」是林院長對文學院未來發展的自信,在重視科技發展與數位化的今日,傳統文學相對受到忽視,正因為如此,文化人更應該要堅持,秉持對傳統中華文化的濃厚興趣,在文史哲學領域中發展出自己的一片天。

一股清流也好,或者是留給當代一個典範也好。林冠群教授表示,不要一窩蜂走向科技、數位或影像資訊,平面究竟是一個標竿!即便書面文獻資料可以轉化為電子檔案保存,然而平面資源終究難以被取代。

不管是創作性的文學,或是研究性的學術著作,能夠出版,較之刊登在網路部落格更有價值,更能夠獲得認可。而培養一個心胸寬闊的文化人,是文學院的重要里程目標,更期待文學院的師生為這個目標共同努力。

點閱人次: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