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校園新聞
《學者論壇》如何點燃大學生社會關懷熱忱?   
文/環設學院景觀系主任-郭瓊瑩
文/景觀系主任/郭瓊瑩     【2011/12/23】友善列印
這兩天看了龍應台女士在中國時報所寫的文章「我們的村落」,這是她在香港大學醫學院畢業典禮之演講稿,閱讀後相當感動。對於大學教育之實質意涵已很久沒有人用如此深刻貼近人性底層之文字來描述,而此刻我們卻仍一直繞在大學評鑑SOP之漩渦中。


目光如炬者,革新了教育制度。
行動如劍者,改造了整個國家。
而你們,正是踏著這個傳統的足跡一路走來的。
-龍應台-

對照一百多年前之大學生,似乎21世紀的大學生好像是柔弱又不太懂事與現實社會有些脫節的「小大人」。時尚先進的外裝與習於3C用品外之思想、行為很像當年代之中學生,看似成熟,卻相當柔嫩。除了關心自己外(有時連自我之關照能力都不足),對公共事務、對真實之生活空間環境、對國家大事、對世界發展趨勢總抱持著模糊朦朧的距離。

經常接到家長的電話關心學生考試考得不好、學習沒勁,或者擔心交友狀況。回應到與學生對談,了解他們的生活價值觀,其實發現有的很有想法,想創業、想賺大錢、想成為有名的設計大師,但若再檢核同學上課狀況,有多數同學都有倦容倦態,包括一些研究所同學…。

老實說,學生和家裡在心靈上有些是脫節的,當然設計學院的課業很繁重,但也不至於天天都很疲憊或壓力超荷。描述這些並非在指責同學,而只是現象觀察。但和同學相處也有很開心的時候,就是帶同學戶外教學或出國移地教學。當沒有空間環境之束縛壓力時,這時同學天真、誠摯地本性表露無遺,他們也都有各自想法,會帶最心愛的照相器材出去觀察、拍照、紀錄,會在現地討論,會問老師很多問題…,也會對問題有很不一樣的解讀。

個人很Enjoy這樣的教學互動情境,只是這樣的教學在現實體制上是很奢侈的,學生要自行付費,老師除了自行付費外,還要負擔隨隊助教,甚至補助幾位清寒同學的費用。

而且每次出門學生數亦不宜太多,否則照顧不來。近二十年在系上已持續推動戶外教學之課程,盡量帶同學出國,而其他課程也央請任課老師多帶同學作戶外觀察與在地學習。大學生和社會對話,走出校門觀察、體驗是非常重要的歷程。例如:了解台灣「生態環境」不出去怎能有感覺?「文化景觀」不去現地踏勘怎知不同類文化景觀和時間、地理、歷史之鏈結?「遊憩規劃」不懂得玩、不了解遊憩資源,如何規劃適切行程與遊憩設施?「景觀設計」不到現場,如何知道空間尺度與使用者之感覺與效益?「GIS」如果都只在電腦前操作,不去現場,如何知道坡度45%是多陡?河川流域是多大?水質好與壞是什麼情境?「社區規劃」不入社區如何知道社會結構如何?社會階層到底與環境資源分配之合理性是否有關連?「都市規劃」、「都市再生」不進入底層社會,如何知道帝寶週邊巷弄中也有窳漏的違章建築?在晶華酒店旁之角落,夜半也會有遊民,在101方圓500公尺內也有山邊貧戶與非正式住宅?…

而帶領同學深入體察、觀察環境絕非平日制式化之課堂時間可達成,沒有耐心與熱忱,亦難長期支撐,更遑論沒有經費之支持。同學之觀察是否深入要老師引導提醒甚至帶著走、帶著看,社會關懷來自這樣的啟發與參與,而非制式化之「服務學習」。同學之願意走入鄉野,必須有師長給予管道及機會,並培養其社會素養。但這也非只是「參與率」及「達成率」可證明成就。

前東吳大學校長劉源俊及中興大學文學院王明珂院長、台灣師大吳武典名譽教授寫了一篇「總統候選人,看到大學五化了嗎?」也發人深省!他們正點出了上述制式化「數字」迷思與教育無感之癥結。如果體制仍停留在產出報表,而未給予適切工具讓老師、行政人員也有機會和校園以外之真實生活融入,則教育部補助款只是「設備」之更新機制,卻無法真正讓學生之「素質」、「品質」與「品格」提昇。換言之,若今日批評大學生對社會無感,其實是老師、學校乃至整個教育體制的問題。

正如龍應台女士所言一位醫生看到一群底層人之一口爛牙時,他不只看到病症,卻想探究其病因;而這個病因卻非僅醫學問題,它是社會問題。很慶幸能在此優美景緻的陽明山工作了這麼久,喜歡這裡的大環境,而經驗亦告訴我,常年和國家公園、自然綠地景觀相處生活的學生,步入社會後很少變壞,而且這四年或六年也讓他們孕育了一種和都會型學校不同之「氣質」。也因此,對於這個獨特的綜合大學,吾人仍有極高之期許,也希望能建構更有自信的內在機制,發揮特色、發掘潛力。不再只步他人後塵,而是如昔日目光如炬之張創辦人的意志一樣,沒有錢,也一樣辦學。

而有了錢,該如何蛻變、轉型、優化,更是所有學校決策者、師長與行政人員之共同責任。找回那一個真正核心價值與社會知識份子之熱忱,讓我們踏著昔日傳統的足跡迎向未來,相信華岡人之社會參與力、影響力將更能在這競爭洪流中再度創新爭輝。

點閱人次:2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