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校園新聞
德文系三年級李孟潔前往德國席根大學交換學習 玩『大富翁』學德文 另類語言學習法開了新視野
文/李渼詩  攝影/李孟潔提供   【2012/1/13】友善列印
放膽去說,德文一樣溜!德文系三年級李孟潔前往德國席根大學進行為期一年移地學習,開啟了說德文的超大膽量,而德國老師採取誘導式教學,以讚美取代苛責,課堂上大富翁的遊戲,一問一答,穩紮穩打走完學習德國交換生學習行,和德國同學一起聚餐以文化交流增進彼此友誼。李孟潔說,「與德國同學聊天時,雖然文法錯誤,有時還會詞不達意,但是學習語言的溝通就是這麼回事,大家情感越好,越不怕說錯,彼此之間還能相互糾正,這可是我在德國課程以外增進會話能力的最大要訣。」


那一年,我選擇在德國,開啟語言學習的能力。文化大學三年級德文系李孟潔於2010年9月1日至2011年8月5日前往德國交換留學一學年。她說,德文是自己從未接觸過的語言,大學志願選填單純粹依依照喜歡語言科系選填,德語似乎只是自己的上課工具,從未想過成為溝通的工具,如今則成為追求夢想的一個代名詞,更是實現自己看世界夢想的好工具。

「我決定要去德國擔任交換生!」。李孟潔說,「大學二年級時,知道系上學生有機會出去當交換生,而我也相當清楚自己的口說能力實在不行,膽量不大,說的機會少之又少,因此,給自己定下個目標,決定申請至德國擔任交換生,這對我來說是一種挑戰,怕生又慢熟的個性,帶給我很大的阻礙,但這一步我決定跨出去,為自己的青春學習找到定位點。」

李孟潔提到,剛剛到德國擔任交換學生時,當地的學校有準備一連串的銜接密集課程,這個課程裡沒有其他外國同學,只有當初一起過去的七位同學,為期一個月,這段時間裡老師們幫我們複習了一些較為重要的文法,加強極為重要的聽力,聽力的訓練就從日常開始,聽當地的廣播如siegen電台或者網路電台deutsche welle,內容大部分為時事新聞、國家大事。

那可是一段極為艱難的語言學習之路。李孟潔說,一開始極為吃力,頂多只能聽懂一兩成,凡事總有起頭,德國老師要我們痛下苦心,穩住心,才是學好德文的不二法門。所以,這麼艱難的開始,也奠下自己未來學習德文聽與說能力穩固的基礎。

有了聽的能力,緊接著說的基礎也一定要開始學。李孟潔回想說,一直以來這是我最害怕的部分,也是亞洲人的通病,我從開始支支吾吾,總是害怕犯錯,怕講錯鬧笑話,就更加沒自信開口,但這裡的老師總有一套讓你開口說話,包含每閱讀完一篇文章老師就會問問大家有沒有感想,起初沒什麼人敢舉手,老師則會針對個人提問,剛開始老師用誘導的方式,問一句、答一個詞,進而要求用完整的句子表達,每當表達的句子完整,文法也很完美時,老師通常會給一個美好的讚美,答錯時老師會慢慢糾正,漸漸地發現誘導式教學的方法成效很大,開始有了自信,也比當初來時更勇於表達。

會話課的教學,和台灣學習德文有很大不同。李孟潔說,在台灣總是跟著課本上的情境教學和練習,但在德國,會話老師通常在第一堂課就講明每堂課必須要和不同的partner會話練習,每次上課老師都會帶著大家玩遊戲,如大富翁遊戲,以事先分組再用骰子決定會話的情境,還有「命運」和「機會」決定勝負的關鍵,最後的贏家老師更會給以獎勵,走完大富翁一圈練習下來的情境可不少,有趣的是一來一往的問答之間總會有些爆笑又有趣的答案,外國人的思維靈活自由,以前只會想出最有可能的答案,總沒有德國人提供的奇幻又天方夜譚的答案,而這些答案總是令人意想不到為課堂添加不少歡笑,自然而然愛上德國會話課。

李孟潔也提到,德國的教導作文方式很值得學習,老師們會很關注時事,題材以表格為主,以探討社會問題、環境問題等,上課時以分組討論為主,討論問題的原因與結果,有時則討論問題的優缺點,還記得當時以「兒時記憶」為題,讓來自不同國家的同學發言,正因不同風俗,不同國情,感受各自不同,如亞洲同學們對於以前孩童時的記憶是只有自己問起時,父母才會提起;非洲女同學則說父母總是挑壞的記憶希望孩子能夠記住錯誤,不再犯同樣錯誤;歐洲的同學父母則喜歡用攝影機幫他們記錄生活,透過影片拾回記憶,此一堂課,也讓自己看到不同國家不同風俗與文化。

李孟潔提到,真是慶幸自己的父母和文大學校給自己有機會看到世界不同的環境,而前往德國擔任交換生是我從未想到過的計劃,這一趟德國交換學生之行,讓自己人生更有目標,這一趟學習,我不想有任何的遺憾,因此,相當清楚手中可掌握的經費有多少,抓緊預算,實踐每一個夢想的國度,走出以前居住的象牙塔,帶著勇氣給自己新期許和不後悔做過的事。

點閱人次:2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