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校園新聞
日文碩士班學生王廷萱 把握契機學海飛颺 至日本姊妹校天理大學
文/李佳如  攝影/王廷萱   【2012/1/13】友善列印
抓住機會,開口說日本話其實不難!日文碩士班學生王廷萱遠赴日本姊妹校天理大學進行為期一年的海外學習計畫。因為對自己缺乏信心、經費問題一直不敢行動。直到進入文大,看到了天理大學與文大密切的往來,天理大學中文系的學生來文化大學進行話劇的海外公演,文化大學體育系也有固定在和天理大學體育部做學術交流,所以兩校之間的關係可以說是相當的密切。發現,其實機會是要自己把握的!發現,日文不再那麼遙遠!


日文系碩士班王廷萱說,自幼對日文就抱持著很大的憧憬,卻有個台灣人的通病─『將謙虛這種美德,放入語言學習中』!從小對自己缺乏信心的王廷萱,一直被周遭各種原因所迷惑,而停下腳步。因為文化大學頻繁的海外教學活動,讓我知道勇敢踏出去『並不難』!大學進入了文大後,因為校內不斷的與國際作交流,更透過日文系主辦的暑期海外研修團到了日本姊妹校天理大學做交流,在研修的那兩個禮拜之間,對於天理這個城市以及居民產生了很大的好感,在回台之後一直念念不忘。

王廷萱說,在日本天理大學交換的一年當中,必須學習著自我解決一切困難,學習著料理自己的食衣住行。雖然剛開始天理大學都會讓小老師會帶著適應環境,但是因為對方不會中文,所以的溝通都是用日文解釋日文,就好比牛津字典一樣,用英文解釋英文!所以對於溝通這件事一直都是戰戰兢兢的。

在沒有翻譯機的情境中,王廷萱發現,學習語言其實只要願意開口說,文法就算有錯,溝通根本就不難。和當地同學對答時、以及市場採買時,透過勇敢、不害羞地開口說日文,發現日文不再是與台灣相隔遙遠,也不再需要看著流動的海潮,遙想遠方的日文,再學習日文中也不再隔著漫漫的東海。在與天理當地人一來一往的對答中,發現他們也會在聊天的過程中指導糾正我們的發音及文法的問題。

在能流利地以日語對答的歷程上,王廷萱走了一段曲折綿延的學習之路。王同學說,電視對留學生而言是相當重要的,從電視人物動作中可以判斷出所想表達的意涵,從原本的看圖說故事,再加上處於一個全日語的環境下,每分每秒日積月累地學習,在不知不覺中突然發現自己不用看電視也會明白戲劇內容!在聽力方面的大成長,更是激勵了學習日本文化的動力。


王廷萱提到,日本天理大學研修課程中,有一門日本文學特論更是令她印象深刻!使用的教科書是日本經典小說作品,在這門課中老師不用上課的方式講述,而是請同學先行回家閱讀。再讓同學在課堂中進行討論,異文化的課程相當的有趣,任課老師將日本的一些肢體語言和各國的肢體語言做比較,並在課堂上提出問題讓來自各國的同學互相討論大家的文化差異。在老師潛移默化的帶領下,學生對日本文法、會話、甚至於作文的理解度也隨著討論議題的範圍拓寬拓廣,讓學生對於彼此的國家有更深刻的認識。

正所謂『讀萬券書,不如行萬里路』,透過這在日本研習的時期,王廷萱對於日本的文化腳步更有深刻的體會。

在日本除了正規的課程之外,王廷萱還會參加一些由天理大學所安排的體驗活動。舉例來說,日本秋季會有蔬菜收割的農業體驗,讓來自各個國的留學生戴上手套捲起袖子,在太陽底下用力的拔蘿蔔、挖番薯。午餐就是用現摘的白菜煮的豬肉味增湯和現做的雜炊飯,並和當地的農民聊天做交流。接近日本新年時,參與全市的搗麻糬交流活動,透過讓我們體驗傳統的日本習俗,和當地人相處、對話,這對了解日本文化上都有著許多的突破。

她,跟著日本天理當地人習俗研習活動,從他們的對答中找尋日本,透過當地人的眼睛也懂得換了角度去思考,這些體驗都是課堂上課中無法帶給我們的體會。體會中,了解、學習,學會日本的思考方式!

王廷萱也提到,會在假日之餘也曾到日本泡湯勝地奈良做短期打工。工作內容包括一早打掃環境、整理客房,還要跟著溫泉會館老闆娘一起準備客人的膳食。在膳食準備過程中,看到了日本人一絲不苟、要求嚴謹、美感的追求,也再度被日本服務態度所撼動,親切的待客之道,就是此次打工體驗的最大收穫。

王廷萱認為,『一個人在異地生活,要去克服的事有很多,在語言不通的環境下只要願意開口說話,在這樣的環境之中,口說能力其實可以有很快的進步。 勇於去開口,才是語言學習的不二法門!』這段研習期間交了許多來自不同國家的朋友,在不知不覺中,也拓展了自己的國際觀,對於日本的生活及文化也有了比以前更多的體認。也希望之後有機會能再去日本體驗更多的文化風情,更多的了解。希望之後有機會能再去日本體驗更多的文化風情,更希望能有更多學弟妹可以去日本體驗留學的酸甜苦辣。

點閱人次:1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