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校園新聞
張董事長專題演說 主講「地球增溫及其影響」陸生對極端氣候與經濟成長關心濃 頻頻詢問張董事長未來之影響
文/李渼詩  攝影/李渼詩   【2012/8/6】友善列印
極端氣候引起全球關注,各地災害頻傳,今年陸生暑期專班特別在8月6日邀請張鏡湖董事長擔任專題演說,張董事長以「地球增溫及其影響」為題,暢談全球溫室效應對地球之影響。張董事長強調,氣體持續增加勢必使地球溫度不斷增高,地球增溫的影響是多方面的,無論就極端氣候所造成災害的頻率,中低緯度水資源的供應,海平面的上升、農業和漁業的產量,人類某些疾病和高緯度某些動物的生存等而言,都是負面的,而未來人類一定都會去面對到這個問題。


張鏡湖董事長的地球增溫及其影響的專題演說,現場引起許多陸生提問。陸生提問說,大家都知道溫室效應日益加劇,其中經濟過度的發展也會增強溫室效應,但全球的經濟領導者卻不願意讓自己國家經濟趨緩,使得各種減碳政策無法實施,導致極端氣候更趨激烈。張董事長說,沒有國家願意面對此一問題,才會讓這個問題更趨嚴重,人類現在正在苦嘗此一惡果。

張董事長解釋說,太陽輻射是地球主要的能源。在大氣層之外垂直面所接收太陽輻射的強度稱為太陽常數(solar constant),現為1395 W/m2。太陽輻射抵達地面以後,部分被地面反射。淡色的地面反射率(albedo)較高,深色較低,未反射的輻射被地面吸收後,地面發射介於4∼100 μm波長的長波輻射,其強度與地面絕對溫度的4次方成正比,部分地面長波輻射被大氣中有些氣體所吸收,因而保持地球的溫度稱為溫室效應。

而水汽、二氧化碳以及甲烷為重要的溫室氣體。一氧化二氮、氯氟碳化物(chlorofluorocarbons, CFCs)、含氫氯氟烴(hydorgen chlorofluorocarbons, HCFCs)、 四氟化碳(carbon tetrafluoride, CF4)、六氟化硫(sulphur hexafluride, SF6)等也是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約占溫室效應63 %,甲烷次之占溫室效應18 %。在過去42萬年,地球的平均溫度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關係數高達0.71(1)。張董事長說,在工業革命之前一萬年,二氧化碳在空氣中的含量維持不變,約為280ppm(parts per million)。

他提到,二氧化碳的主要來源為礦物燃料的燃燒;次要來源為植物在光合作用過程中吸收的二氧化碳量及植物生物質和土壤中有機物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凡是每生產一兆焦耳熱能的各種煤所排放的二氧化碳自25.8至29.1噸不等,石油自16.8至27.5噸,而天然氣為15.3噸,因此煤比石油多排放23%,比天然氣多44%的碳。1870年世界礦石燃料排放二氧化碳的量極少,1971年為140億噸,2009年增至290億噸,二十八年增加一倍餘。

此外,森林砍伐也會對溫室效應影響大,張董事長說,目前全球森林所含的碳約1,200 Gt(十億噸),而大氣僅含500 Gt,過去140年每年森林面積約減少一千三百萬公頃,占二氧化碳增加量的18 %。但近年巴西熱帶雨林砍伐速度減少後,而且許多溫帶國家包括中國造林成效卓著,森林砍伐僅占12%。

根據統計,2009年世界前十位二氧化碳排放國,其中中國占全球總量23.6 %,美國17.9 %,印度5.5 %,俄羅斯5.3 %,日本3.8 %,前五名共占56.1 %之多。張董事長說,中國於2007年即開始超越美國成為世界排放量最多的國家,近年成長仍極快。

自二十世紀初至2008年,全球平均空氣溫度上升0.74 ℃,自從1850年有溫度紀錄以後,最熱的20年都在1981年以後,最熱的10年在1997年以後,張董事長分析,1998年和2005年同為14.44 ℃,是最熱的兩年,但1998年有一超級聖嬰(El Nino)現象。全球氣候變暖主要在夜間,夜間最低溫上升幅度比白天最高溫大3.2倍。

近幾年溫度變化有顯著區域性的差異,根據張董事長提供的統計數字顯示,近幾年增溫最多的是(一)北美西北部育空(Yukon)及阿拉斯加,(二)西伯利亞,(三)南極西部半島及(四)中低緯高山地區,例如從1961年到2007年西藏高原海拔在2,500米以上的地區,平均每十年增溫達0.36 ℃之多,由於西藏高原增溫特高,使得最近50年中國平均氣溫增1.1 ℃,高於世界的平均值。

張董事長說,地球增溫的影響是多方面的,溫度的影響包含於2010年歐洲發生比2003年溫度更高面積更廣的熱浪,高溫的中心在俄羅斯,死亡五萬五千人。穀物損失達25 %。波羅的海國家、白俄羅斯、烏克蘭和哈薩斯坦都受影響,2010年歐洲平均溫度比2003年高0.2 ℃。

雨量的影響則是使得大氣每增溫1℃,飽和水汽含量增加7 %,大氣垂直面的可降水量約每十年增加40㎜(4),因此降雨量增加,全球海洋降雨量從1987至1995年每十年約增加1.5 %(5),北半球三分之二的地區雨量強度都有顯著增加(6)。張董事長提出數據顯示,1996年6月至8月中國南部暴雨,死亡三千餘人,1998年5月至9月長江流域氾濫,死亡四千百五十人。2002年8月歐洲經歷「世紀洪水」,倫敦因淹水而癱瘓,義大利葡萄園被沖毀,俄羅斯黑海一百名遊客被洪水淹死,數萬人撤離。

張董事長說,在海平面上升影響,現有冰川若全部融化,南極東部的冰川可使海平面上升約51.8 m,南極西部冰川約5.8 m,格陵蘭冰川約7.3 m,三者總共約60米,若加上現有陸地冰川之總量,約為68.8米。

對農業影響也會很大,張董事長說,夜溫增加對於棉花纖維的長度、甘蔗糖分的含量以及馬鈴薯塊莖的數量都有不利的影響,也會對全球的食物產生影響,造成糧荒現象。

此外,溫室效應對海水酸化、漁產、對動物的影響、疾病影響甚劇。張董事長分析,溫室氣體持續增加勢必使地球溫度不斷增高,地球增溫的影響是多方面的,無論就極端氣候所造成災害的頻率,中低緯度水資源的供應,海平面的上升、農業和漁業的產量,人類某些疾病和高緯度某些動物的生存等而言,都是負面的。

點閱人次: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