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校園新聞
環設學院建築系舉辦「2012年中華民國都市計劃學會、區域科學學會、地區發展學會、住宅學會聯合年會暨論文研討會」 邀請李遠哲博士蒞臨演講
文/李渼詩  攝影/李渼詩   【2012/12/18】友善列印
環設學院建築系12月15日在體育館柏英廳舉辦「2012年中華民國都市計劃學會、區域科學學會、地區發展學會、住宅學會聯合年會暨論文研討會」,國內四大學會聯合年會在本校舉行,特別邀請國際科學理事會會長、台灣首位獲諾貝爾獎的李遠哲先生蒞臨專題演講,分享人類與環境的變遷課題。而本校同時獲得中華民國都市計劃學會理事長彭光輝頒授感謝狀,感謝文大積極為本學會辦理2012年聯合年會。


該場聯合年會,由環設學院楊重信院長與建築系邱英浩主任參與辦理,特別邀請台灣首位獲得諾貝爾獎、現任國際科學理事會會長李遠哲先生親自蒞臨研討會,並以「急速變遷的人類社會」為題,向國內四大公會團體與學生發表專題演講,希望大家能夠重視環境變遷課題。

李遠哲會長提到,近來他積極以國際科學理事會會長角色參與國際間各種活動,發現環境變遷已經成為全球關注課題,今年四月份才來到文大與學生進行專題演說,這次再度應邀來到文化大學談人類變遷的影響,就是希望台灣能從教育紮根環境課題的重要性。

文大吳萬益校長說,今年的年會,很高興在中國文化大學舉行,歡迎各位理事長、理監事與參與發表論文的學者,歡迎大家來到學校,日前冬天陽明山多變的天氣,下雨又颳風的,但今年的年會卻相當特別,天氣好轉,溫暖的大晴天是迎接大家來的好兆頭,難得的好晴天,誠摯的歡迎大家參加,更期盼大家有空時可以在文大校園多逛逛,享受大自然的好景緻。

吳校長說,目前文大有63個系所,有兩萬六千位學生,專任老師850位,兼任老師也有800多位,文大推廣教育部有相當多的課程,每一年開出七千門課程,每一年有大概十萬人次進修,校本部有兩萬七千多人同學在校學習,過去五十年來在張其昀創辦人與張董事長聯手打造的中國文化大學,是以建立弘揚中華文化為建校宗旨,學術理論與實務積極推展中華文化,目前本校具有以中華文化為底蘊發展的的系所很多,如藝術學院、新聞學院、環設學院,教育學院等,很多系所至今仍保留發展中華文化之美的教育風格。如國劇系、國樂系、國術系、美術系等,在台灣很少有這樣的系所,在張董事長的教育理念中,積極保留中華文化,並培育優良具有中華文化傳統之美的人才,這是非常有意義教育理念。

台灣首位獲得諾貝爾獎的李遠哲先生已經多次來到文化大學,今年四月份來到中國文化大學,和學生分享就是談人類變遷,今年的主講題目還是談人類變遷,因這個課題很重要。李遠哲會長說,相當榮幸參加今年年會,被選為國際科學理事會會長,經常參與國際各種年會,看到許多面向,台灣都應該努力的方向。目前國際理事會,有一百二十一個會員國,我們是其中會員國,其目的就是促進國際科學合作,造福人類社會。

李遠哲教授說,這幾年在國際事務探討最多的就是人類與環境間的相處,尤其發現最近環境變遷的課題最受關注,亞洲談的是和諧的觀念,暢談天人合一,這是相當具意義的,和環境的和平相處,敬人敬天,更愛自己的地球,剛剛吳萬益校長談到文化大學在推展中華文化相當積極,這是很重要的教育觀念。

李遠哲教授說,人類在過去50年急速改變地球的環境,尤其二氧化碳的排放對溫室效應的影響最為巨大,而全球暖化與極端氣候有絕對的關係,從台灣的八八水災到澳洲最近的大洪水,以及在美洲、歐洲、亞洲及非洲等,年年增加的洪水發生次數,都在在顯示著大自然的反撲。

李遠哲教授強調,「人類社會已過度開發」是先進國家不願接受的事實,他說人們平均一年使用1.25個地球資源,美國人則是一年使用5個地球資源,人們一直使用地球資源這條路是「走不通的」,因為人們的開發已遠超出地球的負荷,繼續下去,人類會走入滅亡。

李遠哲教授呼籲,人類一定要重回仰賴太陽光及大自然,吸取傳統智慧,回歸天人合一的思維,簡單的過與自然共存的生活,用少一點能量、物質。人們應用科技造福群體,而非盲目的提升個人消費。他覺得,事情很嚴重,時間不多了,生活方式的轉變是非常迫切的,他說我們不是為自己,而是為下一代的子孫努力。



點閱人次:2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