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校園新聞
台灣教育的舵手 文大創辦人張其昀先生數位典藏資料庫8日正式啟動
文/李渼詩  攝影/戴見安   【2014/11/8】友善列印
策畫執行經年、極富歷史教育意義的創辦人數位典藏資料庫於8日宣告正式啟用,劃時代的剪綵儀式由李天任校長、張海燕董事與圖書館館長吳瑞秀館長共同啟動,未來典藏張其昀先生照片及相關影音檔建立成為數位資料庫,供日後研究教育學術之用。

創辦人數位典藏資料庫未來將提供後續研究之用,預為建立數位資料,供日後研究教育史、學術史之資料。

張其昀(1901-1985)先生,字曉峰,浙江鄞縣人。民國8年入南京高等師範學校(現南京大學)文史地部,師事柳詒徵、竺可楨等學界泰斗。南京高師畢業後,至商務印書館任編輯。所編高中與初中本國地理讀本,廣為學校採用,影響地理教育深遠。民國16年,張其盷先生被聘至母校國立中央大學(現南京大學)地理學系任教,開創中國人文地理學教學與研究。至民國25年,受聘為浙江大學史地系教授兼系主任、史地研究所所長,後又接任文學院院長。民國30年成為首批教育部部聘教授。民國32年,應邀在哈佛大學做研究訪問二年,學研更為精進。

民國38年政府播遷台灣後,張其昀歷任黨政要職,主要為中國國民黨總裁辦公室秘書組主任、中央委員會宣傳部部長、中央常務委員,秘書長,革命實踐研究院主任、國防研究院主任,此外亦出任教育部部長、行政院政務委員、試院委員、總統府資政等要職,參贊中樞,籌謀國政,功在國家。

民國43年教育部長任內,張其昀促成清華、政治、輔仁、東吳等多所大學在臺復校,同時將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大學,將行政專校改制為臺灣省立法商學院,並批准設立高雄醫學院等私立大學;並在師大、政大等校設立博士班,以提升研究教育,奠定臺灣高等教育的完整;對於中小學基礎義務教育,張其昀用力亦深;又規劃興建五大社教機構,劃出台北植物園部分土地成立南海學園。南海學園規劃為國立中央圖書館(現國家圖書館)、國立歷史博物館、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國立教育資料館等文化單位,對推展美學、科學及社會教育等,創造完美教育體系,對臺灣的文化教育事業貢獻甚鉅。

民國48年後十餘年間專任國防研究院主任,負責培訓黨、政、軍高級官員,包括將領、中央民代、教育文化與學術界人士,訓練後並至國外考察,為培養當時國家之精英,對現代史的發展及脈絡上,具有相當大的影響。

點閱人次:1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