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校園新聞
2016年的大選將影響未來兩岸關係的各種走向 社科學院舉辦「2015年大陸情勢總結及未來發展趨勢」
文/李渼詩     【2016/1/6】友善列印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科學院於2016年1月5日舉辦「2015年大陸情勢總結及未來發展趨勢」學術研討會,吸引不少學生出席研討會。社科學院邵宗海院長強調,現今中國大陸的情勢發展影響台灣的經濟發展前景,兩岸關係的發展更直接影響台灣的經濟及社會發展,透過學者座談分享兩岸情勢,有助台灣局勢更清明,兩岸關係更趨於穩健成熟。

卲宗海院長指出,該學術研討會是由本校兩岸與中國大陸研究中心與中共研究雜誌社共同舉辦「2015年大陸情勢總結及未來發展趨勢」學術研討會,該論壇首場核心聚焦在中國大陸政治、經濟及兩岸關係的未來發展。銘傳大學公共行政學系教授兼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楊開煌教授認為,「四個全面」是有重要的發展意涵,中國大陸重要的工作在於「除弊」,推建成小康社會經濟議題還是很重要,經濟改革需要目標,讓民眾感受得到,這也是十三五計畫的重要發展。

中國文化大學中山與中國大陸研究所龐建國教授從經濟面向來解釋大陸經濟變化,龐建國教授表示,中國大陸的所得分配問題一直相當嚴重,但已經開始進行微幅改善,而中國大陸是減少人口貧窮問題政策推動最好的國家。目前中國大陸已進入後工業時代,更直接說明服務業是中國大陸未來重要的經濟產業。

從兩岸關係的觀點來看,成功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所周志杰教授認為,民眾難以區分兩岸及藍綠「現狀」政治的問題。對多數年輕人來說,有這樣的觀念混淆是因為交流越多,台灣民眾擔憂,這些問題包括歷史、大陸環境、經貿無法均享的問題。另外,從另一個觀點來看,86後世代的兩岸關越來越務實。

中國文化大學政治系主任楊泰順相信台灣政黨輪替的問題應該也是中國大陸關注的問題之一。楊泰順教授認為,未來中國大陸對台灣的容忍度會越來越小,這與中國大陸對於台灣的夢想幻滅有關。

在著重社會、外交及軍事情勢上,中國文化大學中山與中國大陸所所長趙建民表示,需要檢視中國大陸領導人習近平的策略及個人的決策風格才得以因應任何變化。我們要適應新的常態,這個常態包括中國大陸的軍事力量將會影響東亞地區。

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教授王信賢在會議中表示,中國大陸目前問題的關係可視為維權及維穩,中國大陸的抗爭議題近年來已消費糾紛最多,抗爭議題以爭取生存及生存權為主,尤其民間企業及非官方議題逐漸增加,官方鎮壓社會問題的數字越來越多。國家和社會的問題越來越多元與科技發達有關。社會力量崛起是為了回應共產黨的管理問題,社會組織方面顯示科技網際網路的社群崛起的重要性。「二胎化」的問題與老齡化問題相互連結,現在開放二胎,我們發現經濟壓力越大,生育二胎的意願不高。

從中美的外交關係來看,淡江大學美洲研究所陳一新教授表示,美中關係是一個競合關係,從歐習會來看,雙方在「交換關係下」達成關係,如:中國購買美國300架的737客機、碳排放問題等。但雙方又在無交換關係下,達成關係,中美達成「通報機制」與避免機艦擦撞機制附件的協議,但無法幫助南海問題的解決。「歐習會」期間「中」美的交集不大,如「亞投行」及「一帶一路」美國皆不感興趣。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安組顧問曾復生及中共研究雜誌設特約研究員陳昌宏認為習近平推出「強軍戰略」以增強對複雜國際環境與突發事態的戰鬥力,中國大陸近年來的軍事預算非常驚人,這個數字說明中國大陸領導人習近平的「強軍建國」、「打鐵還需自身硬」想法有關。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教授翁明賢分析,兩岸關係緩和後,台灣夾在美中之間態度變得曖昧不明,2016年的大選將影響未來兩岸關係的各種走向。


點閱人次:1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