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華岡亮點
111年度傑出校友王丰 書寫感受觸動人心 史筆傳承文人精神
文/傑出校友訪談小組/張玲禎     【2022/2/21】友善列印
王丰學長為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班(今國家發展與中國大陸研究)系友,曾擔任多家雜誌總編輯,目前是中國時報社長兼發行人,同時也是專精研究蔣中正與蔣經國兩位前總統及蔣家歷史的作家。新聞人的敏銳觀察搭配歷史研究的深度與厚度,讓王丰學長的筆下不僅處處精采,更不時顯露「以天下為己任」的傳統文人精神。

王丰學長與文大結緣於30多年前,他深信人與人之間是有緣分的,而自己與文大的緣分也非常特殊。他回憶,當兵時從未想過,自己會在智力測驗填答錯誤、全部重新填答的情況下,還能順利考上預官,並在預官考試結束後,抽籤分發到鄰近文大的國防部統指部(美軍電台)。規律的軍中生活,使得王丰學長有更多的時間準備研究所考試,退伍後考進文大新聞研究所,也印證了他「人是緣分的」的人生。

得知當選111年度傑出校友,王丰學長的第一反應是感到慚愧又榮幸。他說,六十年來,文大畢業的校友非常多,所謂桃李滿天下,在臺灣抑或海外地區,都有非常優秀的學長姐和學弟妹,在各行各業都有十分傑出與優秀的表現。因此,王丰學長一方面覺得不能給學校和校友們丟臉,但另一方面,「人生就是一種機緣」示,有這個機緣獲選,也感到十分的榮幸。

「學然後知不足!」王丰學長表示,進入職場後隨著年齡漸長,發現自己還有許多不足之處,因此毅然選擇到文大繼續充實自我。回憶起在學校的點點滴滴,讓他最有印象的就是文大的天氣和雲霧。文大的冬天非常寒冷,時常下雨,上課的時候山間上的雲,慢慢的飄進教室,讓他感到非常震驚,「雲竟然就這樣飄進來了!」教室也是一片霧茫茫。

文化大學學生活潑跟聰明的特質,也讓王丰學長難以忘懷。文大天氣相對惡劣,許多同學仍非常認真向學,這樣的精神讓他十分佩服。他說,就如同文大的校訓「質、樸、堅、毅」,許多華岡人都擁有這樣的特質。

除了上述特質,王丰學長表示,文大學生數眾多,學生間的感情也總是特別好,時常互相幫助,相較於許多大學也多了些人情味,成了文大的特色,也因此他在文大就讀時,也認識了許多重要的摯友。

如今雖然是一個資訊爆炸的社會,身為媒體人的學長卻感慨這是「一個沒有大師的時代」。他表示,這並不表示我們退化了、變愚笨了或是優秀程度不如從前,而是科技的進步使資訊傳播得更快速,人們也更依賴資訊產品。身處在資訊爆炸卻知識匱乏的世代,人們需要涉略的知識範圍越來越廣,為了追求更多的知識,就要學習更多的事情、做更多的事,但這樣的漫無目地的追求,卻會分散注意力,影響專業程度。

也因此,王丰學長認為,如今這個世代年輕人所要面臨的問題,是無法有效分辨知識。學長建議大家要學習去辨別何謂真正有效的知識,要如何找出時間去沉思,真正靜下心來了解這些知識,否則未來的知識份子只會越來越寂寞,越來越孤寂,因為學的東西跟別人不一樣,所想、所知無法與人分享,別人也無法理解。

對於師長,王丰學長也有一套自己的見解。他認為,「老師」分成經師和人師兩種境界,經師:帶給你學問、教學相長;人師:傳授做人做事的道理。人師的授業中,更蘊含他的智慧和學問。

鄭貞銘老師是王丰學長在文大最懷念的老師之一,他正是學長口中的「人師」。王丰學長回憶,鄭老師桃李滿天下,完全是本著愛心在教育學生,總是非常有耐心,在課堂上竭盡所能地傳授他所知道的知識,並去了解學生的學習過程,耐心觀察學生的表現、反應,進而調整他的教育方式、因材施教,而非拿著粉筆在台上講著金科玉律般的學問,學生只是單純的坐在台下瘋狂的抄著筆記。

王丰學長說,除了傳道、授業,鄭老師也會幫助剛畢業即將進入社會就業而感到迷茫的學生,輔導他們進入職場,甚至推薦或是介紹工作。鄭貞銘老師與學生的師生情誼,以及他對許多學生的關懷,並不止步於學校裡。即使到了晚年,鄭貞銘老師仍常致電給學生,甚至講了一個鐘頭的電話,就只是想關心學生們的職涯發展與近況,可以說把學生當成是自己的子女,對於學生關懷備至。

學長感慨,這些真正有學問,默默在大學作育英才的大師、經師、人師已經越來越少。鄭貞銘老師有著氣度與胸襟、對教育的情懷,以及對學生無微不至的關懷,不難理解鄭老師桃李滿天下的原因,甚至到如今仍有許多人深受鄭老師的影響。王丰學長表示,他在之後教育學生時,也常借鑒鄭老師的作法,至今他仍舊非常懷念這樣難能可貴的老師。

快樂,是王丰學長的人生哲理,且工作是其中一種快樂。王丰學長雖長年身處媒體產業,卻在產業內轉換、接觸過不少領域,甚至還被家人「唸」過,希望他為自己的後半生考慮。

但王丰學長認為「滾石不生苔」、必須要擁有不安於現狀的勇氣,選擇做會讓自己開心的事情,因此他勉勵學弟妹:找到使自身快樂的事,往往比擁有退休金或是做你不開心的事情來得更加重要;並且,做任何事情應該以快樂為前提,不論工作、讀書、甚至選擇配偶……。

但甚麼是快樂?王丰學長說,真正的快樂應該是自己界定,不論陽光明媚、風和日麗的日子,還是烏雲密佈、颳風下雨的日子,都要快樂,不能垂頭喪氣。在過程中即使遇到酸甜苦辣,在最後回頭看都會是快樂的,「生命的過程要好好的去珍惜」。

出生於南投的王丰學長,從小就深受父親的影響。王丰學長說,他的父親非常會說故事,在父親的細心教育下,他也培養出優秀的寫作能力。

王丰學長回憶,在時報週刊工作時,有一次因為同事幾乎都請假,所以他必須在一個禮拜負責完成三分之一本雜誌。當時雜誌一頁就要1500字的稿,三分之一本就是一萬多字,而且內容還需要不同題材與類型,更要時常變換筆風,不能被讀者發現是同一人所寫。

這時候,除了仰賴長期訓練出的寫作能力,也考驗著一名記者平常是否有累積採訪素材、寫不同類型稿件的能力與經驗累積;並且,成為一名記者最應具備的條件,就是要深入新聞現場,身歷其境的感受、進入相同的情境,才有推動往前進的力量,也才能寫出觸動人心且被大眾所接受的新聞,創造成功的可能。

王丰學長曾經非常熱衷於處理社會線的新聞,他說,要知道各行各業的思考邏輯,並且讓自己身在其中實際去感受,唯有如此,才能寫出貼近真實社會的新聞。例如,他經常以各種方式讓自己深入新聞現場。為了得到更深入的一手資訊,他曾「角色扮演」過銷贓者,讓對方放下戒心與他深談提供更多消息,或是去聲色場所扮演「客人」。透過這樣的方式,讓他能以不同的角度去切入新聞、取得最接近新聞現場的內容,寫出精采的獨家。

媒體界打拚多年,王丰學長最印象深刻的採訪,就是1984年的海山煤礦災變。他說,當時自己的任務就是計算罹難者人量,礦坑不分晝夜的搶救,他就睡在旁邊,在災變地點守了幾天幾夜,那些因為泡水而腫脹的屍體,也在他腦海中久久揮之不去,讓他決定齋戒一個月。

歷史是人類走過的痕跡,一代國家元首的生活軌跡,是一個時代的縮影。為何會對兩蔣的歷史產生興趣?王丰學長透露,在一次因緣巧合下,他認識了蔣經國先生的副官,在當時做了一期節目,在採訪過後便規劃將內容出版。那時蔣經國先生剛去世三年,從新聞的觀點,兩蔣的生活以及發生的事情,對台灣的民眾而言仍是充滿好奇;但在那個解嚴未久、相對權威的年代,出版關於兩蔣歷史的書籍,仍讓王丰學長也遇到了許多挫折,甚至遭到中時創辦人余紀忠先生的反對,但他仍克服重重困難,出版了一系列有關蔣家的書籍。

王丰學長說,不論在任何時候、任何媒體,既是新聞人、文化工作者,就要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觀點,如果沒有自己的想法與觀點,就如同一隻鸚鵡學講話。不論是新媒體還是舊媒體,媒體都只是載具、是思想發聲的平台,都要不斷地增進自己的知識,只要做到這點,不論是身處新媒體還是舊媒體,都能成為狀元才。

學長表示,在時報周刊工作期間是自己感到最快樂的時光,只因當時一周看一本書,不見得是讀暢銷書,但閱讀的過程能看見自身的成長,讓自己真心感受到進步的愉快。「這個世界上並非每個人都是天才,不是所有人都是牛頓、愛因斯坦、特斯拉……」,王丰學長說,我們需要透過不斷的學習、思考、練習,才能創造看似偶然的成功。

今年是文大創校六十週年,王丰學長說,一所大學能走過一甲子十分不易。六十年前社會環境封閉、物力維艱,於此時代背景,張其昀創辦人卻有開疆闢土、弘揚文化的遠見與精神,十分不簡單;如今文化大學的校友遍布全球,並為國家、社會做出重要貢獻,相信這也是張其昀先生在創辦文大之初難以想像的。

王丰學長寄語文化大學,繼續秉持張其昀創辦人如同歷史中宋朝文人辛棄疾、文天祥等留取丹心照汗青、以天下為己任的精神,並將其繼續傳承下去,這不只是對於台灣,更是對整個華人社會乃至於全世界的巨大貢獻。

新聞影音:

點閱人次: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