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旅遊資訊
紅磚拱屋 為您訴說老湖口的故事 系列報導(上)
-- 紅磚拱屋 為您訴說老湖口的故事
文/徐欣怡  攝影/徐欣怡   【2002/9/17】友善列印
現今人稱湖口老街的主要街道又稱「橫街」
在老湖口,有一條老街,過去的繁華榮景因為鐵路的遷移而漸轉為平淡。雖然風光不再,不過,當您親自到這走一遭時,將會發現某一段台灣的歷史曾經在這條老街鮮明的刻畫過。

由於清光緒年間鐵路的舖設完成,才使得老湖口一帶的街道繁榮起來,當時商業活動全都依靠鐵路的發展而行。所以,在民國三年,老湖口因為貨物的往來運送而聚集起人氣,整排的紅磚拱門街道也油然而生。鐵路造就了老湖口的發達,也造就了老湖口的衰落。就在民國十八年,由於支線距離的問題,政府決定更改鐵道,湖口車站也結束了第一段旅程,搬到另一個合適的地方。
現今人稱湖口老街的主要街道又稱「橫街」,經過改建修繕後,成為今日我們所見之樣貌。主要特色在雙層樓店舖住宅,街面設有騎樓,全由紅磚穹拱方式建成和台灣其他老街相較之下,湖口老街的紅磚線條更為簡潔,拱門設計也較寬廣。
除了紅磚拱門,老街還有一座當時唯一的戲院,由於以往軍營在老街後的山窩裡面,戲院變提供了軍人需要的娛樂。不過在民國五十多年,經營者搬離了老街,戲院的笑語人聲,熱情的掌聲,也就隨之消失無蹤。
在老街另一端還可看見一幢建物,十字尖頂直指天際,即老湖口天主堂。當時一般人的生活狀況,非常清苦,天主堂傳教士便會帶來像麵粉、衣服、奶粉、鉛筆文具的東西,大人小孩都會排隊去領。和天主堂相對應的三元宮一樣,可以說是老街人民的精神象徵了。
從車站的遷移,老湖口便面臨了前所未有的變局,許多原先既存的人、事、物,也毫不留戀地搬遷,一切榮景便從有歸零。在老湖口人記憶中,那段充滿人氣的時光,即使成為過往回憶,相信也能夠同這條老街一樣永遠屹立不搖。

點閱人次:3284 影音新聞點閱人次:1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