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文/娛樂
電影功力提昇,大師經典研讀(下篇)
-- 電影功力提昇,大師經典研讀(下篇)
文/王志欽     【2003/7/4】友善列印
圖片來源:All Movie Guide
接續之前提到的影史大師導演作品,接下來為同學繼續推薦剩下的5位大師作品。

一般說來,提到電影史上最重要的電影,應該都漏不掉奧森˙威爾斯(O. Welles)的「大國民」吧,不過這位電影天才的其他電影都不亞於「大國民」多少,諸如「安伯遜大族」、「上海小姐」、「歷劫佳人」等,而威爾斯改編小說或戲劇劇本的功力也非常高強,如「奧賽羅」、「馬克白」、「審判」、「夜半鐘聲」,威爾斯的電影都有非常強烈的風格,純熟的電影技巧,由於他的作品中都試圖加入許多元素,也常常給人目不暇給的緊湊感,因而他的影片更需要不停反覆觀看。

北歐電影因為瑞典的柏格曼(I. Bergman)而顯得重要了,這位宣稱電影導演只是副業而戲劇導演才是主業的他,已留下許多經典之作,如「第七封印」、「野草莓」、「處女之泉」、「假面」、「芬妮與亞歷山大」等,柏格曼作品常常會探討宗教與心靈感應,也許因為堅持只在瑞典國內拍片,伯格曼作品經常展現一種靜謐的青翠,而他的影像表現也常常是深邃、精粹的。可惜的是,柏格曼在完成「芬妮與亞歷山大」之後便宣佈息影。

二次戰後的世界電影出現了許多重要變革,義大利的新寫實主義首先發難,這類風潮中,大師費里尼(F. Fellini)即從這股朝浪中慢慢蛻變出費里尼式風格的電影。繪製插畫出身的費里尼除了早年為一些新寫實導演編寫劇本之外,也於50年代初期開始嘗試執導演筒,剛開始費里尼也走寫實主義風格,拍出幾部令人激賞的作品,如「大路」、「卡比莉亞之夜」等,後來則轉變成現代主義電影形式,融合他自己特有的漫畫隨性,創作出影響力更大,地位更重要的經典鉅作,如「生活的甜蜜」、「八又二分之一」、「愛情神話」、「羅馬」、「阿瑪珂德」等等,為電影史帶來既豐富又有趣的珍品。

由於戰後引進大量美國電影,遂造成法國新浪潮電影運動,塞納河左、右岸分別代表文學性與商業性的兩個面向,左岸最重要的代表大師是雷奈(A. Resnais),曾經因為作品「廣島之戀」與「去年在馬倫巴」成為意識流電影的主要代表人物,雷奈的電影雖然展現了商業電影的氣魄與質感,其實他的作品卻都是不折不扣的實驗電影,尤其他早期幾部劇情長片幾乎都在開發電影媒材的可能性,他重要的精采作品除了上述兩部之外,還包括「莫瑞爾」、「戰爭終了」、「天意」、「我的美國舅舅」、「幾度春風幾度霜」等。河右岸的商業派主要指法國『電影筆記』雜誌出身的幾位影評,代表大師為高達(J. L. Godard),雖然他的電影大量仿自美國電影的精華,呈現風貌常常也有商業電影的影子,不過打著『反電影』的旗幟,高達快速的創作力卻幾乎都是以實驗手法拍成電影,因為另一方面他又強調希望他自己的每一部作品都不一樣,而他也確實在每一部影片中皆強調不同的實驗,重要的代表作品是「斷了氣」、「賴活」、「輕蔑」、「狂人彼埃洛」、「週末」、「我所知道他的二、三事」、「芳名卡門」等。幸運的是,這兩位導演目前都仍有新作的發表,喜歡他們的同學不要錯過了他們作品上映的機會。

老師推薦的這些電影大師們,基本上還是希望同學們可以找來這些導演的每一部作品欣賞、研究,可以透過一系列作品發現大師們的創作演進、既有的技法以及作品中的異同與修正,藉此來加強自己的電影功力是有相當的幫助。學校圖書館收藏有許多經典電影與大師作品,對於電影有濃厚興趣的同學不妨在開學後利用學校圖書館七樓的視聽教室借閱這些大師級影片,充實自己的電影知識。

點閱人次:2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