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文/娛樂
電影史略談 初學入門好幫手
-- 電影史略談 初學入門好幫手
文/王志欽     【2003/7/9】友善列印
琳瑯滿目的電影經典等著你來品味
電影發展至今已經一百多年了,看著電影一路的改變與演進,除了可以更進一步了解電影藝術的進程,也可以更深入認識電影本質。對於有志研究電影的同學們來說,從電影史著手是個重要且簡便的方向。

法國盧米埃兄弟在1895年12月28日在巴黎的大咖啡廳地下室放映了影史上第一批電影,這一天被紀念為電影的誕生日。盧米埃兄弟的短片幾乎都具備紀錄的性質,不管是偷拍的「工廠下班」、安排人物走位的「火車進站」,今天看來都是相當寫實紀錄的,雖然他們的一些趣味短片還是安排了些許的情節在其中。然而真正的劇情片起源卻是同樣來自法國的梅里葉,這位魔術師在向盧米埃買了攝影機裝置之後,便建造了一個攝影棚,在1896年到1912年間更拍攝了超過500部短片,其中以1902年的「月球旅行記」最為出名,梅里葉藉由剪接、裝置、舞台設計等所創造的電影奇觀,為他帶來了劇情片之父的稱號,而電影也就從『寫實』與『作假』這樣兩種方向展開獨特的藝術形式。

電影在1910年代開始有了長足的進展,主要發展方向有美國葛里菲斯所發展的『平行蒙太奇』,可以在他的「國家的誕生」與「偏見的故事」中窺見。蘇俄的蒙太奇理論在1920年代中期發聲,讓電影剪接的概念更進一步,代表人物有艾森斯坦與維托夫,前者的「戰艦波坦金」、「十月」,後者的「持攝影機的人」以及同輩普多夫金(「母親」、「亞洲風暴」)、杜夫仁柯(「土地」)等的作品都是非常重要的參考作品。這個時期主要電影風潮是瑞典的自然主義,導演蕭史特隆(曾演出柏格曼「野草莓」中的老醫生)藉由瑞典巨大的冰山突出自然力量,1920年代末期前往好萊塢拍攝了極為精采的電影「風」;德國表現主義在1910年代末期到1920年代中期盛行,「卡里加利醫生的小屋」為濫觴,藉由對比強烈的光影與歪斜的背影突出人物內心的扭曲與變形,主要代表作還包括郎的「大都會」與穆瑙的「最後一笑」等;法國的實驗電影也如火如荼發展著,在達達主義與超現實主義的影響之下,產生許多精采的前衛大作,純粹電影有克萊爾的「幕間」與雷杰「機械芭蕾」,絕對電影則有李希特的「韻律21」與艾格林的「斜線交響曲」等,超現實主義則有布紐爾與達利合作的「安達魯之犬」。

美國電影在1910年代大量取經歐洲電影之後,逐漸在片廠制度的成熟發展下,開始了好萊塢電影的主導地位,古典好萊塢遂從1920年代開始大行其道,類型電影已逐漸在商業考量之下逐漸成熟,默片時期以西部片、喜劇片、通俗劇、恐怖片與警匪電影為主。聲片時期之後,歌舞片、戰爭片、黑色電影跟進,乃至於彩色電影發明以及為了對抗電視的興起而開發的寬銀幕電影等,更進一步讓好萊塢電影走向大製作、大投資的鉅作。當然明星制度也伴隨著類型電影的活躍而建立,好萊塢電影遂藉著類型與明星發揮其傲人的號召力。導演的重要或許被忽略,但仍有一些大導演憑著其名氣成為影片的重要主角,像是希區考克、約翰˙福特等。

戰前電影在好萊塢耀眼的與法國詩意寫實電影(如雷諾瓦的作品)淡淡的光環下存在著,戰後的電影巨變則改變了電影現貌。義大利新寫實主義在羅塞里尼的「羅馬,不設防城市」開始,以呈現戰後的損壞與殘破探討戰後民生問題,其中精采的作品包括羅塞里尼的「德意志零年」、維斯康堤的「大地動搖」以及狄西嘉的「單車失竊記」,最後在狄西嘉的「風燭淚」結束。新寫實作品幾乎都擁有令人感動落淚的力量,這種力量便是來自那股活生生的寫實呈現吧。

法國戰後引進大量好萊塢電影,為了提振法國自己的電影藝術,以美國幾位重要導演為依據推出『作者論』,而後提出作者論的若干影評們開始以低成本執導電影,在1959年至1963年間,二、三百位年輕導演執導了他們的處女作,構成了法國新浪潮運動。這些導演們除了本身新鮮的創作力之外,大量的電影知識提供了相當的創作資源,打破類型、反電影...等都是這些導演們曾經提出過的理念。這群新導演中幾位傑出創作者的傑作也都登上經典殿堂,右岸派的高達「斷了氣」、「賴活」,楚浮「四百擊」、「夏日之戀」,夏布洛的「表兄弟」,李維特「巴黎屬於我們」,侯麥「獅子星座」,馬盧的「孽戀」與「地鐵裡的莎吉」;左岸有雷奈的「廣島之戀」、「去年在馬倫巴」以及霍葛里葉「說謊的男人」...等,不一而足。

法國新浪潮之後,電影藝術不再受限,朝向無限可能發展,此後幾乎沒有特別重要的電影運動,大致上電影走向後現代創作者們自由心証,在走到科技掛帥之前,約莫還有一群德國導演力求開發德國新電影,包括荷索、溫德斯、法斯賓德、雪倫道夫等,然而他們在電影創作本身還是脫離不了來自新浪潮的影響。

電影就在1970年代左右已經留下足夠後代不停仿效學習的資源,不管是亞洲電影、民族電影,都不再是那種電影零年的摸索,好萊塢仍舊在科技、特效的研發中,停留從前的拍攝技法,電影的發展雖然緩慢得令人緊張,這就需要年輕一代在更加熟悉電影之後的突破與創新。

點閱人次:4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