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藝文/娛樂
台灣古樂----南管之美
-- 台灣古樂----南管之美
文/ 金玉琦整理報導  攝影/取自台灣古調 dahtai.com.tw   【2003/7/14】友善列印
取自台灣古調 dahtai.com.tw
很多人沒聽過「南北管」這個名詞,或不知何謂「南北管」,以為這只是老一輩的伯伯們聚在四合院門口,拿起樂器隨性哼唱的台灣古調。今天,就要為您介紹這個擁有悠久文化歷史的台灣古樂----「南管」之美。

「南管」樂起源於宋代,有「絲竹」、「五音」、「南音」、「郎君樂」、「郎君唱」等名稱。因它以絃樂「琵琶」為主奏樂器,所以在閩南及東南亞一帶大部分稱為「絃管」,而在臺灣獨稱為「南管」,一說是相對於傳自大陸北方的「北管」而取「南管」之名,「南北管」同為臺灣民間傳統音樂的主流。

「北管」音樂激越昂揚,嗩吶、鑼、鼓喧騰,熱鬧豪邁的音樂風格很容易被民眾接受,因此,在早期農業社會裡,廣泛地被用在婚喪喜慶的場合。「南管」音樂含蓄婉約,清麗典雅,充滿古樂之風,因此我們可以發現,臺灣南管盛行的地區,都是文風鼎盛,繁華富庶的古老城鎮,如鹿港、臺南,並且學習者大都是儒雅的文士。因此,曲韻注重頓挫,唱詞唸白口法講究為其特色,更將傳統的禮教融合在音樂的表現上。

南管音樂呈現「定、靜、慢」的特色,有「清音」的雅稱。因為南管樂有很多細緻的轉音及咬字,是樂譜無法記載的,所以教授方式是學生一句一句跟著老師唱,屬於古老的學習方式,如此才能唱出南管獨特的優雅韻味。

南管樂曲包括了「指」、「曲」、「譜」,正式演奏稱為「排場」,程序分為「奏指」、「唱曲」、「宿譜」三部分,「奏指」類似序幕性質,是上四管(琵琶、洞簫、二絃、三絃)、下四管(響盞、雙音、叫鑼、四塊),再加上「玉噯(小嗩吶)」以及節拍的「拍板」構成「十音」,有時也僅用上四管演奏。「唱曲」是排場的重點,強調真聲、本嗓,講究咬字收音,以泉州語為標準。一字數節,分字頭、字腹、字尾,抑揚頓挫分明,婉轉悠遠,與樂器聲息相契。「唱曲」後,還要演奏一套譜做結束叫「宿譜」。「拍板」是禮樂合一的象徵,一拍四節,類似傳統的一板三眼的節奏,起頭由慢而漸快,再漸慢結束收尾,控制音樂進行速度。

十國後蜀後主孟昶,曾被宋太祖封為「郎君大仙」,因此,南管樂團奉「郎君爺」為祖爺,其成員稱為「郎君子弟」,而樂人聚集練習及演奏的地方則稱做「館閣」。現在台灣館閣已所存不多,政府為保留此項傳統文化,特別於台北藝術大學傳統音樂學系設立南管樂科,以傳揚此優雅古老的傳統藝術。台灣目前則分別有漢唐樂府、江之翠梨園劇團等藝術團體經營南管文化的傳承工作。
(資料來源 台灣古調 dahtai.com.tw)



點閱人次:4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