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專題報導
每週選書藝術類 劉慧佳----《從流行歌曲看台灣社會》
-- 每週選書藝術類 劉慧佳----《從流行歌曲看台灣社會》
文/王志欽  攝影/博客來網路書店   【2003/7/28】友善列印
《從流行歌曲看台灣社會》 作者:劉慧佳 出版社:桂冠圖書 出版日期:1997,台北
不管什麼領域的藝術,多數的創作者最終都希望能與其最相關的週遭環境作一個反映與呼應。這些創作者往往以一種獨特的角度與詮釋來看待社會現象,再透過他們特出的創作技法,將他們的情感投射在作品之中。藉由作品的欣賞,我們可以建構出一幅豐富面貌的浮世繪。不論對於現況,專家們有什麼樣的解釋與評論,感性的藝術家為我們提供了更多的資源以及更多的共鳴。

在台灣,流行歌曲這樣一個大眾媒介,除了娛樂聽眾之外,多少創作者也希望藉由這個管道,抒發他們的一些人生經驗與看法,以及對於大環境的回饋。『從流行歌曲看台灣社會』一書便是為我們整理出可以作為觀察台灣社會現況的流行歌曲,書中並詳加解說這些歌曲背後的意涵與從音樂的變遷中發覺台灣社會的轉變。

『從流行歌曲看台灣社會』將台灣流行歌曲略區分成幾個時期,再由各個分類時期的代表性歌曲以及音樂型態,探討意識型態背後的社會背景。當然啦,隨著各個時代的轉變與不同,流行音樂一則反映社會,但同時也為社會而產生。例如,書中指出台灣光復後,台灣的流行歌也常被政治借用,台灣流行歌歌詞的文本,很容易被不同的政治目的借用,用來作為對現況不滿的隱喻,或是凸顯政治訴求。不過事實上,就算是現在,流行歌曲同樣經常被政治借用,而流行藝人更為自己所支持的黨派宣傳造勢。

除了政治之外,台灣社會現象在歌曲中的呈現當然不只這些,舉凡國族意識、流行文化的反動、階級、種族以及教育體制…等。這些在流行音樂中所呈現的風貌,也給了我們相當多的內容了解創作者們是如何切入社會現象,又是如何理性與感性兼具地談論這些議題,透過浪漫主義式的唯美詞藻,賦予了這些批判值得品味的價值。

書中主要以年代作分野談流行歌曲的演進,從台灣歌謠音樂史的角度來看社會演進,其實也是很有趣的角度與議題。於是我們可以知道在收音機流行之初,音樂所希望傳達的主題是什麼;日據時代的歌謠如何受到北國的影響,如何在日本歌謠中獲取靈感;電視台的開播對歌謠又有哪些正面助益;政治動盪下(如退出聯合國等),流行歌曲又是怎麼表達情緒與激勵;解嚴前後的歌曲又有多少的改變。從這些角度或多或少可以從中體會台灣的心路歷程,也更能夠了解台灣本土意識的真義。

當我們對現在台灣環境多少不滿與批判,不管究竟是崇洋、追日、哈韓或者回歸本土,不妨先從與我們最靠近的流行事物發掘起。台灣流行歌曲的探討是個相當便利與精簡的入門途徑,同時也可以鑑古知今,了解台灣現況究極的問

點閱人次:3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