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校園新聞
張隆盛委員談東南非遺產 人為因素影響自然環境
文/鄭雅蓮     【2004/2/26】友善列印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張隆盛委員於景觀系講座中介紹東南非地區的遺產。
也許你對非洲的地名一無所知,也許你連非洲國家有幾國都不知道,但你一定曾在電視上看過非洲原始自然的美景。非洲完整未受人為破壞的景色,使其擁有豐富世界及地方遺產,光是一個南非的克魯格國家公園,面積就相等於台灣的百分之六十大。文大景觀研究所25日於大忠敬業堂舉行共八場次「世界遺產與地方遺產系列」中的第五場講座,由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張隆盛委員介紹東南非地區的遺產。

張委員指出,東南非的玻茲瓦納人口一百六十五萬人,僅台灣的十分之ㄧ,但國土的百分之三十八都被劃為野生動物保護區,玻茲瓦納的丘比國家公園面積相等於台灣的三分之一,擁有豐富的野生動物資源;南非開普敦半島國家公園在2000年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國家公園中的龍山岩書為非洲南部最大、最集中的岩畫群,主題與品質皆突出;1926年成立的克魯格國家公園,為南非第一個國家公園,橫幅廣達三百五十公里,面積達二百萬公頃,面積驚人。

克魯格國家公園還不算是東南非最大的國家公園,1999年,南非、莫三比克、辛巴威三國簽署跨國協定,將成立大林波波跨國界國家公園,其面積廣達三萬六千平方公里,相當於一個台灣的大小。三國希望透過國際合作,使東南非有更好的發展。

張隆盛表示,東南非雖然擁有世界屬一屬二的自然原始美景,但政治上的不安定以及愛滋病的蔓延成為東南非自然保護上的重大挑戰。辛巴威政府鼓勵當地黑人搶奪白人土地,導致暴動、政局不安,民生因此凋敝;玻茲瓦納雖然因為鑽石的開採而致富,但當地HIV感染者卻高達百分之十九,人為因素的深深影響了自然環境的開發。

點閱人次:3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