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專題報導
台灣進入新旱期?理學院院長劉廣英說不可靠!
文/劉玲如     【2004/5/7】友善列印
劉廣英院長指出台灣進入新旱期之說不可靠,但仍要節約用水。(部份圖片來源:聯合新聞網)
有報導指出台灣已進入一個新的旱期,而究竟是否如此呢?文大理學院院長兼大氣系系主任劉廣英表示,這不夠科學,但就今年台灣的降雨量來說的確有少了很多,仍需呼籲大家要節約用水。

對於台灣乾旱和全球暖化是否有關,劉廣英院長解釋說,全球暖化的問題存在,但不嚴重。一年平均上升0.2℃,幾乎等於誤差範圍,原因是汽車和石化燃料的使用過量造成溫室氣體上升。而近年來空氣品質下降,懸浮微粒多而遮住陽光,造成溫度下降也是一說。以上都是全球的平均資料,小小的台灣乾旱和全球暖化之說有關係嗎?恐怕不可靠。

針對台灣用水量不足的問題,劉廣英院長說,台灣氣象有紀錄不過短短一百多年,從整個地球年齡看來只有一點點,然而以此一百多年的紀錄來談論台灣是否有旱期是不夠科學的。而且台灣的降雨受颱風和梅雨季影響很大,平均來說,颱風帶來的降雨量是總的50%;梅雨季帶來的降雨量是35%。今年梅雨季雨下得很少,導致水量不足,不能說是進入乾旱期之故。

還有,今年台灣及大陸東南沿海降雨量偏少,是因為雨量中心向東北移,造成日本的降雨量增加。且颱風和梅雨季本來就是不穩定的系統,並不是每年都一樣的。台灣用水量不足最嚴重的兩個問題,是儲水能力差及河流水不能使用。台灣地區人口密度高,雨量再多也沒有辦法有效儲水,治本的方法只有「治河」和「節約用水」。若河流可引來使用,也可儲水,那颱風帶來的雨量便不用急於疏導而可儲存使用。文大在陽明山上,水量因居民過多而不敷使用,劉廣英院長呼籲大家一定要節約用水。

點閱人次:2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