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專題報導
換個角度看台灣 地理系主任薛益忠:基於人類熱愛土地的自然情感
文/陳淑鈴     【2004/5/26】友善列印
薛益忠表示,只有共同生活存在的地方,才有真切的情感。
針對新任教育部長杜正勝日前提出,台灣地圖以過去中國帝都為中心,出現「時空錯置」的問題,並以顛覆傳統地圖逆時鐘旋轉九十度後的另類角度,看台灣地理位置,而產生新的地緣思考與關係。文大地理系主任薛益忠表示,台灣民主化的成熟過程中,逐累積本土化的思潮,建立中國台灣化的新思維,而從地理方位的重新定位,在內涵上則有助於凸顯主體性。

薛益忠表示,中國古代輿圖即與今日不同,是以南上、右西做為方位;再從西方的觀點來看,以英國格林威治的中心主義,稱東亞為「遠東」。從表現主體性的理解與相對概念而言,換個角度看台灣則強調以台灣為中心看問題。

薛益忠提到,若以台灣在中國的東南邊,來解釋台灣的地理位置,則隱含台灣的邊緣化,從地圖的相對性概念的改變,在內涵上更反應到歷史、地理愛鄉愛國的土地情感。他說,從認知到進一步認同,目的在希望對台灣產生特別的感情,跟統獨不必然有關係,則是基於人類的自然情感。

國內中小學傳統教材偏重於對大陸的認識,卻忽略了對親身所處土地台灣的認知,學生知道遠在他方的都江堰,相對的對於在嘉南平原上,貢獻農業卓著的嘉南大圳一無所知。因此強調從親身生活的環境,由近而遠學習的同心圓原理論,從對生活所熟悉家鄉的認識,延伸拓展到周邊的環境,向世界延展。

薛益忠表示,中國化來自早期外省權貴對大陸的懷念情感,新一代土生土長的台灣人,反應出對大陸情感的不切實際,其印象是虛幻的,他說,只有共同生活存在的地方,才有真切的情感。


點閱人次:4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