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專題報導
理學院院長劉廣英談雷陣雨成因 與如何避免雷擊
文/劉昕霓     【2004/6/1】友善列印
文大午後雷陣雨即景,展現出文大之美
連續幾日在台北午後都會下起雷陣雨,尤其位處陽明山的文大一到下午,滂沱大雨和震耳的雷聲必來報到。由於文大位於山區,應更加防範強大雨勢和雷殛。理學院院長劉廣英特別為同學講解雷陣雨的形成,和如何避免被雷擊。

午後雷陣雨的學名為「氣團雷雨」,形成原因是夏季午後陽光強烈,照射地面使得溫度上升,經過地面吸收後放出就成為可感熱,使得下層空氣接觸後增溫與上層的冷空氣變成頭重腳輕的情況,導致冷空氣下降、熱空氣上升,稱為對流。濕暖空氣上升成了雲,雲層水氣增多就會下雨;變厚則會形成電層後就會作用形成我們所知道的「閃光」,而產生的高溫會使氣體膨脹而有音爆就有「雷」的出現。

以文大來說,地形的優勢不會讓大雨對校內造成任何影響,只有在校門口至中山樓那一段路上兩旁坡度較高,颱風來時有土石流的危險;建築物的高聳,讓在校內的人減少被雷擊中的機率,除非站在頂樓或成為建築物中最突出的位置才有可能。

劉院長提出雷雨時避免被雷擊中的方法。他說,避免成為最高點:最高點的位置會越接近天空就越增加被擊中的機會。因此人在平原中是最危險的。盡量不要在雷雨中打手機,因為手機的天線長又是金屬容易傳電。

此外,也應避免躲在樹下。劉院長說,樹是最高點,下雨使木頭濕更增加傳導容易被雷擊中,人站在樹旁會被傷害波及。如果可以盡量選擇在家或者躲進車子中,因為車子雖為金屬物但像個盒子把人包圍其中,電在外層循環會先被中和,車內的擺設也都是絕緣體,不易受導電。

點閱人次:3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