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校園新聞
國史館館長張炎憲教授 暢談「台灣民主運動的發展」
文/邱珮瑩  攝影/翁楷   【2005/4/8】友善列印
國史館館長張炎憲教授蒞文大,專講「台灣民主運動的發展」。
由文大史學系系學會主辦的專題演講「台灣民主運動的發展」,於8日上午假大恩101遠距教室舉行,請到國史館館長張炎憲教授,針對統治者與被統治者的關係,探討台灣民主運動的追求、轉變與展,也從政治、族群、性別、環保等不同層面,來看台灣的民主運動。

為何台灣會有民主運動?張炎憲表示,台灣從荷蘭、鄭成功、清朝、日本時期,不斷有反對抗爭事件發生,那時,台灣可以說是「三年一小反,五年一大亂」,不管是為了土地爭奪、族群鬥爭,加上官吏統治失當,反對者不分客家人、閩南人、漢人、高山族或平埔族紛紛出籠,一直到了國民政府來台,反對聲仍沒有平息,譬如228事件,證明了反對統治者的人是不分族群的,他們也不管統治者來自何方。他說,台灣長久以來的問題,在於統治者與被統治者之間的關係。

張炎憲說,從歷史來看,台灣的統治者都是外來的,他們沒有經過台灣住民的同意,不是台灣住民自己選擇願意被他們所統治,他們的統治破壞了台灣住民的生活常態,而台灣住民的利益與他們相衝突,所以,台灣的被統治只會反對統治者,這也是台灣有利民主運動的原因,台灣人希望由本身基層選出統治著。

張炎憲表示,追求民主是普世的原則,而台灣過去的反抗史,是重要的精神。1920年反日的抗爭,為一個轉捩點,透露出台灣人心中的政治理念:希望由台灣人統治台灣人。1945年國民政府來台,藉著228事件,反映台灣政治需要改革,這是台灣民主政治追求的過程。1970年台灣退出聯合國,政府開始採行本土化政策,收納本土精英,黨外運動也漸漸展開,在野黨開始有存在的必要。

從1980年代起,民主追求更是昇華,不只在政治上民主,在社會每個層面,民主都要存在。張炎憲提到,民主擴充到族群、性別、環保與工農運動等社會層面,其中,發展出原住民運動、女性運動,還有,因經濟建設發展,導致台灣山林愈來愈不好看,而提倡環境應自己保護、永續經營的口號等。他說,民主腳步不停往前走,更要不斷深化、確保民主的成果。

現任國史館館長的張炎憲教授,於台大歷史系畢業後,赴日本東京大學攻讀博士。他曾擔任輔仁大學、東吳大學、清華大學、中央大學等教職、中央研究院社科所研究員、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清華大學史研究所兼任教授。他的專長為台灣史。

點閱人次:3898 影音新聞點閱人次: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