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校園新聞
佛藝史家陳清香 為台灣佛藝留下歷史
文/莊之淵     【2005/5/4】友善列印
史學系專任教授陳清香與其最新著作
文大史學系專任教授陳清香,為台灣的史學界知名且資深的佛藝史家,佛藝史在台灣的史學圈中算是少有的研究領域,數十年前佛藝(Budhist art)史學還沒有開始萌芽時,陳教授就積極投入耕耘,她最近新出了一本學術著作「台灣佛教美術的傳承與發展」,為她近幾年來發表過的各篇台佛美術研究論文的合集本。

陳教授說明,該書有4篇,除序論外,分為三類,依序為第2篇-佛教繪畫(藝僧、宗風與佛畫);第3篇-佛教雕塑(供像系譜與造像藝術);第4篇-佛教建築(寺廟建築、佈局與裝飾藝術)。

陳教授更深入解說內容,第2章的論文有,僧侶藝術家妙禪法師(1886-1965)的畫藝、桃園大溪齋明寺的佛畫及舊藏捲軸畫、藝術家李梅樹(1902-1983)的佛教畫藝、華梵大學創辦人,天台宗藝術家曉雲比丘尼法師(1913-2004)之研究;第3章的論文有,台灣早期觀音像造形源流考究、妙禪法師的塑佛藝術、雕塑家楊英風(1926-1997)之佛教造像、密宗與淨土宗的供像藝術、澎湖佛寺之觀音造像、北縣新莊慈祐宮之18羅漢像;第4章有,妙禪法師之佛寺建築藝術、台灣新式禪堂及禪法、白河大仙寺之建築及裝飾藝術。

關於出版緣起及動機,陳教授表示,當初先民渡海來台拓荒,歷經千辛萬苦,九死一生,才在寶島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當時支撐先祖的精神最主要為佛、道教信仰,因此她以研究的先人的信仰支柱來紀念這群無名英雄,次外,可以藉由藝術來研究佛教在台的弘傳法門。例如,禪宗、淨土(念佛)宗、密宗三大派在台統合及融匯。此外還有佛藝風格之探討,其在各年代的傳承與演變,各時代的藝風主流。以前對台灣佛藝之研究,較偏重書、畫類藝視覺藝術與建築之空間環境藝術,而她在此書中特別增補了雕塑造形藝術部分,以及日治時代佛藝部分,因為日式佛藝較近唐、宋代,而近代中國佛藝則承襲明、清之式樣。

回憶過往,她說當初會開始投入佛藝史研究,緣起於就讀文大時的師長曉雲法師(華梵大學創辦人),法師建議她往這個在當時台灣無人研究的領域發展,陳清香因為擔任過第二任文大慧智社長,並畢業於文大史學系與藝研所(她目前亦在該系所開藝史課程),對佛學、藝術、史學三大領域知識豐富,也極有興趣,並希望讓對宗教無興趣卻喜愛藝術的人藉由佛藝而發現佛教博大精深之美,所以當時她就決定要走上佛藝史研教之路,往後三十多年她的足跡踏遍千百年前佛陀教法所傳之地。

她因此去過許多國家,例如海外的日、韓、泰、寮、緬、柬、越、錫蘭、印度、印尼、尼泊爾;著名佛藝石窟-例如吳哥窟、莫高窟、敦煌、麥積山、雲岡、克孜爾等;中國大陸則有,中國佛教4名山(山西五台、四川峨嵋、安徽九華、浙江普陀)、各宗派祖庭及高僧大德曾住持過的名寺古剎等等,她在當地除了以佛學家專業角度來研究,還在一些道場中參加修行與活動,最令她印象深刻是在印度,她驚訝於佛在兩千多年前誕生在這樣窮困苦難的地方,並進一步聯想到,古人沒有現代科技文明,生活上身心較為單純,而現代人因物質文明豐富反而身行變得更複雜,心理也較為匱乏空虛,因此她認為現代人應該多向古聖先賢的智慧多學習。

陳教授對有志於佛藝史的晚輩後進建言,佛藝史為結合史學、佛學、藝術等學科的一門學術研究,在台灣算是新興學術,投入者不多,當藝術史學家通常都應必備直接鑑賞作品的能力,尤其對於雕塑、工藝、建築等,如果研究中國大陸或國外的就要赴當地,至少實地看過與研究過,如果要研究台灣的,就必須做田野調查與訪談相關人事。至於對想從事佛藝相關創作的藝術家,她則認為近當代造形與視覺藝術創作相較於於傳統書、畫創作,是值得嘗試之選擇。


點閱人次:5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