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校園新聞
2007年北區國是會議暢談全球暖化全新課題 專家強調台灣不能自決於外
文/李渼詩  攝影/嚴邦文、畢玉成   【2007/8/11】友善列印
青年國是會議分享暖化課題,林子倫助理教授強調台灣不能自決於世界之外。
2007年北區青年國是會議11日於中國文化大學登場,首日的專家簡報以「全球暖化」與「產業發展」課題為主,給予青年公民對於全球暖化全新視野。台灣大學政治學系助理教授林子倫指出,暖化課題的嚴重可能會導致小國消失,台灣更很有可能因此全球暖化現象而少了一個邦交國-吐瓦魯,這值得正視,台灣也無法自決於全球暖化課題之外。

林子倫指出,「全球暖化」從早期被認為是天候變化的自然現象,至今科學證據幾已確定全球增溫情形是人為的,與過去這一兩百年和人類活動有關,美國前副總統高爾「不願面對的真相」裡強調,環境保護是有利於經濟,而非衝突,面對氣候變遷是人類的道德責任,產業鍊若能正視此一課題,將有助於提前重視環保,增加更高利潤。

全球暖化現象日趨明顯,包括海平面上升等將使各小島國家消失。林子倫舉例,目前台灣的邦交國-吐瓦魯國家,如果暖化現象持續惡化,該國將消失,而台灣將自然喪失一個邦交國。

林子倫也提到,被視為減緩全球暖化增長的聯合政策為「京都議定書」,但很可惜的是至今美國仍未加入此一聯盟,肇因對美產業影響很大。目前CO2排放量仍以美國佔最大量占23.92%,其次為俄羅斯等。

京都議定書的京都機制內容包括共同減量、清潔發展機制、排放定易。林子倫解釋,關於共同減量則是允許公約國家間共同成立減量計劃來達成減量目的,而排放交易也是正在推動的新政策,如期貨交易類似,2005年歐盟成立此一交易機制,在國際間與國內之間達成交易,為排放減量達成最大效益,而台灣亦正考慮加入。

林子倫認為,台灣與國際產業間連繫甚深,如果將全球暖化課題排除於外,等同自決於國際角色之外,此外,根據統計台灣CO2的排放量仍在全世界排名25名之內,在氣候變遷上或許不會受到京都議定書的牽制,但世界相關組織仍可透過雙邊貿易制裁管道,牽制台灣。

點閱人次:3089 影音新聞點閱人次:1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