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校園新聞
啟動服務學習課程 讓志工華岡成為校徽表徵
文/黃智鴻  2008/4/16列印
提升學生公民素養,培養學生核心就業機會,學生事務處積極推動「服務學習方案」,希望各系所能在下學期開設「服務學習內涵」課程,期許透過志工學習觀念,讓志工華岡的服務精神紮根,為宣達服務課程實義,學務處將在16日及17日在體育館舉辦兩場「服務學習說明會」,敬請有意願推動服務學習的老師報名參加。
學務處指出,教育部為推展大專院校學生參與社會學習服務,已將「服務學習績效」,列為相關訪視、評鑑、獎勵機制及獎補助經費重要的參考,為讓華岡志工的觀念成為象徵華岡的表徵,希望將服務學習的觀念成為系上課程,由師生間的傳承,讓志工服務與課程相互結合。

學務處提出,「服務學習」是一種「經驗教育」的模式,透過有計畫安排的社會服務活動與結構化設計的反思過程,完成被服務者的目標需求,並促進服務者的學習與發展。目前國內的大學推廣服務學習上已有卓越成效,學務處舉例說,靜宜大學自民國八十九年開始推行「志工靜宜」為核心價值的校園文化,積極辦理志工培訓,並投入社區服務。靜宜大學規定每一位全體大一生須修習服務學習課程,接受12小時志願服務基礎訓練以及至少18小時的社區服務,透過有計畫性的課程內容以及多元社區服務型態,以培養學生關懷社區的公民責任和啟發志願服務的精神。

根據教育部規劃的「服務學習內涵課程」內容,包括「校內課堂學習」,以協助學生從事服務及檢討反思為主;為配合課程目標的「校外志願服務」;學生學習成效評量,在服務學習歷程的安排上有分為準備/構思、服務/行動、反思/檢討以及發表/慶賀四個階段。

負責籌畫的學務處課外組陳世玉表示,服務學習的過程中作為重要的是反思與檢討的部份,開設課程的老師則可透過學生服務的成果及分享中對自己的教學課程作檢驗,從中補足缺失的部份。他認為,學習服務對學校及社區而言是種增加雙方互動以達到雙贏的關係,學生可透過服務社會將課堂的知識學以致用,並培養公民素養及提升就業機會,同時社區服務的部份,學生則可提供直接服務為社區帶來實質的幫助與解決資源不足的問題。

目前華岡規劃的服務學習方案由「與課程結合模式」及「與活動結合模式」所組成。在「與活動結合模式」上已透過社團服務學習活動的方式進行,例如帶動中小學活動、海外志工團等;「與課程結合模式」方面則透過輔導各系所將專業課程納入服務學習內涵課程,並強調歷程需要符合服務學習的規劃步驟。

點閱人次:3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