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華岡亮點
111年度傑出校友梁元錫 領航韓國電子書 宣揚台灣美與情
文/宋秀茹  2022/3/1列印
離鄉背井到陌生的地方尋求知識,需要擁有強大的勇氣與膽識,其中的酸甜苦辣也只有自己最明白。四十年前,梁元錫學長帶著對於中華歷史與文化的熱情,決心跨越語言障礙,離開韓國來到台灣求學,也因此開啟了他與中國文化大學的緣分
對於就讀史學系的梁元錫學長來說,語言是他首先必須跨越的障礙,因為要讀懂中國歷史就必須熟悉中文,因此梁學長經常以圖書館為家,每日埋首於圖書館內,一個一個的認真研究不懂的中文字、了解其深意,進而了解歷朝歷代史學大家著作的精華。他坦言,這段刻苦的學習經驗,也受到了許多同學和老師的幫助。

梁學長說,住宿在大倫館宿舍時,因為有規定熄燈時間,但好學的他卻希望可以多爭取一點念書時間,因此常常悄悄地在宿舍點蠟燭照明,藉著幽幽的燭光苦讀,每當聽到教官巡查時的腳步聲就馬上吹熄,待教官走遠後再點起。而這一明一滅的搖曳燭光,就成了梁學長青春歲月中一幅非常獨特的記憶圖像。

談起在台灣留學期間有沒有做過什麼瘋狂的事情?梁學長笑說:瘋狂談不上,但是在台期間為了增廣見聞,他曾環島旅遊過,最遠甚至到過蘭嶼等外島。但身為外國人的他,因為國語不太標準,獨自旅遊還是會碰上一些障礙,卻也因此讓他深深的體會到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這句話的含意,因為一路上他經常感受到台灣人民滿滿的熱情以及親切的接待,讓他讚嘆:台灣真是片溫暖的土地。

梁元錫學長本就對中華文化有著濃厚的興趣,來台以後更是對原住民文化深深著迷,因此鄰近台北又擁有豐富泰雅族文化的烏來,就成了他最常去的觀光景點;環島期間,梁學長也曾駐足花蓮及台東了解原住民文化,但當時原住民聚落對外界開放的並不多,因此梁學長有些遺憾未能深入研究及參與原住民相關傳統文化與習俗。

除了到東台灣及外島,梁學長還因為好奇,想前往先總統蔣介石先生的日月潭行館參觀,但由於當時管制較嚴格,行館外還有憲兵駐守,學長只能在外面觀望,無緣更深入的認識行館。

梁元錫學長對歷史的濃厚興趣的始終如一,文大畢業後,他又到澳大利亞深造,鑽研歷史文化相關課題。1992年回到韓國後,開始在版權代理公司,協助英國BBC和美國的公司做版權代理工作,並累積相關的專業知識。

也因為台灣念書的經驗,梁元錫學長致力於台韓兩地的交流,他說:台灣有許多豐富的風土民情與人文特色,但這些卻從未在韓國受到推廣,甚至韓國人可能都不知台灣有這些文化特色。因此梁學長下定決心要將這些不為韓國人知的台灣景色推廣到韓國,並將這個想法於2014年來台灣參加「第22屆台北國際書展」時,與當時的文化部部長龍應台分享,並得到龍應台的大力支持。回到韓國後梁元錫學長便積極籌畫並出版《Plum boon》雜誌,向韓國介紹台灣文化以及文學作品。

隨著時代的變遷以及科技的進步,民眾的閱讀習慣逐漸從紙本轉向電子書等3C產品,這對身在出版業的梁元錫學長而言無疑是一大衝擊,也必須有所改變。他表示,從1989年開始,就開始關注電子書市場,甚至是開創了韓國第一家電子書公司,目前RH Korea公司的25%的營收是來自電子書的銷售。並且,不僅是紙本與文字,梁元錫學長更期盼出版業朝向提供內容服務的方向發展,他將RH Korea公司營業的內容豐富化,除了自身的出版專業,梁元錫學長更將觸角延伸到影音、教育方面的雜誌,以及引進國外相關產品的代理權,甚至跨足電影界,韓國電影《國家代表》即是梁學長的代表作之一。

談及RH Korea公司的經營理念,梁元錫學長說,他首重人才,接下來才是團隊合作與創意。他認為,好的人才才能為公司打下良好的基礎,並且,許多事務並非一人能夠完成,需透過團隊合作互相激盪,讓專業人才各司其職,才能讓其專業能力發揮出最大成效;而當資源和專業都已擁有時,適時的發揮創意,才能讓做出吸引他人眼球、令人為之一亮的事物,創新也才能跟上時代潮流,這是非常重要的。

梁學長說,他把學習與職涯分成三個階段,這三個階段恰好可以透過他的三個不同語言的姓名來解釋。第一階段是在韓國的成長階段,這時的他習慣的是自己的韓文姓名(譯:梁元錫),後來到台灣大家都稱呼他為梁元錫,這個中文姓名就是他人生的第二階段,是在台灣留學並收穫的滿滿回憶的經驗,是難以忘卻的寶物。直到如今身處商場,大家都稱呼他為Eric,這是他人生的第三階段,而Eric這個名字還是自己在文大念書時取的英文名,從當時就沿用至今,真是奇妙的緣分。

梁元錫學長勉勵學弟妹,要努力做好自己分內之事,隨時準備好自己、等待機會的到來,當機會來臨時千萬要記得把握,才不會讓努力付諸流水;如果機會尚未到來也不要著急,因為等待也是成長中很重要的學習課題,在等待中充實自己,做好準備,機會一定會到來。

另外,認識自己是人生中很重要卻也最困難的問題,有了知識和力量要如何發揮、如何使用,都是自己的選擇,在校期間去發現和尋找,將來畢業出社會後,就能夠好好表現自己,活出屬於自己的世界。

台灣學生比起外表,更注重課業,純樸的民風,大家的穿搭都是以自己舒適為主,就算是上課也都是穿最舒適的服裝,像是文大的學生就喜歡穿著運動服。大學時期同學來自不同的地方,開始獨立生活,也開始學會自主管理,善用時間,而台灣學生相較於韓國學生更勇於追夢,更加活潑。梁學長也提到:現在的韓國年輕人,想比較多,追逐夢想的腳步就會猶豫,但也是因為生活多變,世事難料,所以梁學長也勉勵台灣的年輕學子們,對自己喜歡的事物懷抱夢想與目標,不要為自己設限,而是盡自己所能去追逐,一步步去完成。

談到夢想,也不免令人想到目前韓流文化盛行,許多年輕人嚮往到韓國求學或工作,學長也建議這些追逐韓流的年輕人,一定要先將語言學習好,同時也要訓練自己習慣韓國較為辛辣的飲食,最後要找的自己的專長,努力去鑽研和訓練,梁學長認為:天生我材必有用,只要努力一定可以發現自己最擅長領域,找到自己適合的位置。

除了到異地留學的建議,對於專業上的建議,梁學長也不藏私,曾做了六年的韓國文學翻譯院董事的梁學長,建議想從事翻譯工作的學弟妹們,要先練好語言基礎,不論是文法、語法都要培養與訓練,因為不論是從事哪一個語言的翻譯,認識自己翻譯的語言都是基礎工,完成基礎工後要廣泛涉略,同時透過電影、電視節目還有書籍等身邊的資源,了解當地文化以及流行用語,翻譯絕不是狹義的將不同語言翻譯出來,翻譯家應該要能夠翻譯出當地文化跟當地的流行用語,這樣才是一個合格的翻譯家,也才能在翻譯的道路上走得更遠。

梁元錫學長也感謝母校帶給他的一切,讓學子們能夠擁有良好的教育環境。他說,當年選擇來到文大讀書,不曾後悔;大學四年不算短,除了求學,也要盡可能找到自己的理想,並勉勵台灣的年輕人,好好的認識自己居住的城市和國家,跨出腳步親身去見識台灣這個美麗的寶島。

點閱人次: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