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專題報導
社會人文類主題選書 沈清松 《台灣精神與文化發展》
文/許家豪 攝影/博客來網路書店 2003/7/18列印
本書藉由探討台灣精神之所在,與文化發展的軌跡,誠摯邀請大家一起共同思考,台灣在經濟富裕與政治民主之後,整體社會和文化面貌發生的巨變,希望重新建立起一個科技與人文比翼齊飛的生活世界。
作者認為台灣近五十年來的發展形貌,可說是在「主體性」的追尋跟和「他者」的互動中形成的。所謂的「他者」,不但意指除本體以外之他人,還指向自然與超越界的理想與神明。二者不斷自我走出、自我返回、自我提昇並同臻至善的過程,便是文化創造真正意義所在。

比方說,民國八十年代開始衝擊台灣的後現代主義思潮,一般文類並不多見。作者以為,後現代並不是現代的結束,而是現代的延續,甚至是加深並轉向對「現代性」提出批判、質疑和否定。它批判當道言說之所以「當道」,是因為權力結構的支持;它也認為西方現代的表象文化已化為「擬象」,無論資訊科技、虛擬真實、傳播媒體、文學作品或電視節目,都只提供某種擬象,代表欲望本身的不斷跳躍。邁入廿一世紀,台灣應正視後現代現象對文化的衝擊。

又如在日常生活中的文化意涵方面,作者提出許多量化數據,顯示國人生活作息中運用工作、休閒及活動的時間資料。並進一步剖析,認為國人的自由時間增長,但積極性、創造性及心靈性的活動不足,顯示國人仍未掌握自由時間與文化創造的關係,有待改進。

基本上,作者認為台灣當前的生活無化處於德行與慾望對決的情勢,徘徊在上與下的張力之間,政府、學界與民間應通力合作,透過教育、政策或活動,發揮潛藏在國人心靈中的向上之力。

對兩岸關係、亞太文化與海洋文明,作者也意有所指。就理論依據來看,作者認為中共文化政策所依據的「反映論」與「意識型態理論」,在當代思潮中都已如過時的肥皂牌子。反映論原本否定了主體的創作性,作者認為中共的政治控制對中共(中國)文化其實是致命傷;政治控制也忽略了馬克思主義中強調的個體反動、自覺與批判的作用,忽略了文化的能動性。

九二一地震過後,作者認為台灣精神重新抬頭,有了煥然一新的面貌。過去台灣經驗以經濟自由化與政治民主化為主軸來實現國民的主體性,但地震的契機也開始了國人由主體走向他者的典範轉移。作者認為,「關懷」就是一種自我走出、走向他者的倫理情懷,包含著無私的慷慨與人本精神。

由於時空的漂移與時代的演進,台灣在一代接一代的持續努力下,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文化精神。本書遠溯蒼茫的神話傳說,近析台灣的文化環境、文化思潮、日常生活、價值體系、民眾文化滿意度、兩岸文化交流,直到對海洋文明與亞太文化未來之展望。全書有根源的追溯,有近況的評析,亦有開闊的展望,是一本研究台灣文化的通識讀物。

點閱人次:2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