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專題報導
每週選讀文學類 侯文詠----《危險心靈》
文/張菁紋 攝影/博客來網路書店 2003/7/28列印
本書作者侯文詠,以一個十五歲國中生—小傑,奮勇面對人生的第一場大挑戰為整個故事揭開序幕。這是每個接受台灣教育的人所必須面對的過程,在那段時光裡,每個人都努力編織出不同的回憶,有快樂,有痛苦,有成長,也有壓抑。
作者侯文詠一開始就以一道學測的數學考古題目,告訴我們:「不管你會不會,答案並不重要。我只是想讓你知道大部分的時間,我們過著怎麼樣的生活而已。更精確地說,這些對你來說也許不痛不癢的事情,就是我們最重要的一切。」這段話簡潔明瞭,直接了當的說出生活在台灣這樣一個制度詭譎多變的環境裡,孩子們注定要經歷的一段日子。

整個故事緣起於小傑在導師的數學課看漫畫。就因為看漫畫,他被罰坐在教室外,而隨後一連串意想不到的吵鬧、對質、抗議……也愈演愈烈,就像連鎖反應般停也停不下來。但當時,他一點都不知道那只是災難的開始……。

「從小到大,我們不知道要經歷了多少類似的獎勵、懲罰。這些與其說是獎懲,還不如說是某種價值標準的灌輸與規範。但是,到頭來是誰在制定這個價值標準呢?這個標準是不是就代表著絕對的真理呢?」

「有沒有人想過,有沒有可能監獄禁錮的只是無形的思想?小學六年,國中三年,高中三年,如果一間間應該傳出學生嬉笑聲的教室,聽不見嘻笑的聲音;應該充滿健康活蹦身軀的操場,看不見活蹦亂跳的身影,那麼他跟長達十二年的監獄刑期有什麼差別?」

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小傑不斷的在心裡浮現出許多疑問。然而,這些疑問你我都可能曾經在腦海中反覆思考過,只是我們都選擇懵懂無知的渡過這段日子。是因為此題無解?還是因為我們都沒有勇氣去面對?

有人說,故事裡的小傑太過早熟,許多問題是不應該由他這個年紀的孩子來承擔的。但是,是什麼樣的環境造成這樣的結果?大人親手制定出來的遊戲規則,卻交由小孩子來擔綱演出。我想,不僅是小傑有這樣的疑問,更多的家長、老師與身為教育體制下的主角們都有這樣的疑問:「明明是不對的事情,為什麼還要繼續錯下去?」

一連串的教改發展至今,我們應該都明白教改的成果差強人意。歸咎教改失利的原因,或許就像故事裡的郝老師說的:「我們現在面對的是一個舊有的龐大文化與習慣,也是一個龐大的共犯結構。」有沒有可能,我們自己也是身為此共犯結構裡的一員,只是我們渾然不覺呢?

點閱人次:2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