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專題報導
「媒介、社會、人」, 跨科際的文本論述殿堂---新聞暨傳播學院
文/楊玲秋 攝影/方惠宗 2003/8/20列印
中國文化大學於民國七十八年八月,成立新聞暨傳播學院,結合當時已有二十六年歷史之新聞學系及新聞研究所、資訊傳播學系、廣告學系,是國內最早的新聞傳播專業獨立學院;八十二年八月,新設立大眾傳播學系。本院現有新聞研究所、資訊傳播研究所、新聞學系、資訊傳播學系、廣告學系及大眾傳播學系,共二所四系,其中資訊傳播學系和廣告學系亦為本校首創,完整的傳播專業教育觀念,可謂為國內先驅。
新傳學院突破國內傳統將新聞、大傳、廣告、資傳四系及新聞、資傳兩所分由不同學院納為一體,並不囿於大學聯招不同類組分院的慣例,同一院內學生跨越第一、第二兩個類組。其動機是基於傳播媒體與傳播科技在二十世紀後期蛻變,逐漸發展出其多元而獨特的新體系,專業教育與相關的學術研究必須及時有相應的革新。

新傳學院成立初期,著手因應媒體與科技新動向設計及規畫新課程與傳統課程的革新,並探索院內四系的互動與互補。新聞系加重電子媒體的實務訓練及傳播理論基礎培養,廣告系配合業界觀念與策略的轉型加重創意與行銷的人才培育,資傳系逐年加重資訊暨傳播科技相關課程作轉型準備,大傳系當時尚無日間部,仍持續對夜間部學生作密集的實務訓練。

教學方面,各學系均以實務與理論的複合教育為主,視學生的選擇,或者重專業知能的訓練,融入相關學術理論的化治,為傳播媒體培育高層次的基層幹部;或加強理論研究的基礎,使由實務的體認與體驗中掌握的精奧,未來從事落實於相關領域的學術研究。

新聞學系

新聞系成立於民國五十二年七月,宗旨在培養新聞領域中兼具實務及學術之人才。歷任系主任皆以不斷革新的精神,加強學生專業能力之訓練,並期望奠定學生社會科學之基礎。教學方向分為理論與實務兩類,前者偏重新聞暨傳播思想與制度之探討,後者則著重在新聞採訪、編輯及媒體企劃與管理。並且於七十九年十一月二十九日成立「廣播電視實習中心」,將專業教育帶入電子傳播科技新紀元。八十三年,學生實習刊物<文化一周>開啟以電腦全頁組版之新頁。同年,多媒體專業教室啟用,採用全新電腦聲光結合教室型態。八十四年,新聞專業資料室竣工,並進而朝向視覺資料蒐集方向邁進。八十五年,新聞系網站建立,隔年電子報正式上網,使訊息流通更為快速。八十七年十一月成立「華岡實習廣播電台,FM88.5」,使文大新聞系師傳承進入多元發聲、影像的新紀元;除提供學生體驗廣播電台實務操作,更發揮社區電台之特色,讓陽明山居民與華岡師生有更頻繁的互動。八十九年網路廣播正式上路。

資訊傳播學系

資訊傳播學系設立,即因應資訊(Information)、傳播(Communication)與印刷出版(Printing&Publishing)技術之整合趨勢,配合未來國家資訊傳播產業與學理發展所需,培植資訊傳播產業之高級專業人才,並提供產業界所需之相關研發及社會服務,俾能在資訊通訊業、大眾傳播業界與印刷出版業之間架起多功能的媒體橋樑。印刷傳播學系於八十二年八月正式更名,逐年加重資訊暨傳播科技相關課程。八十七年因應多元化資訊社會所需,推行「印刷傳播教學分組」專案,分流為傳播設計、印刷傳播科技與印刷傳播管理等三組;同時訂定本系分組專攻選課辦法,使學生依性向及志趣選課。八十九年規畫資訊傳播領域課程。在八十四年至八十八年之間,印傳系於原有印刷廠及實驗室外,陸續成立電子出版、色彩、品管、多媒體、專業繪圖、印刷傳播科技、數位影像、影像製作等八個實驗室。
印傳系由原屬工學院改隸新聞暨傳播學院,並在九十一學年起再更名為「資訊傳播學系」,足見系上為順應潮流與國內產業結構之轉型,遂將學科定位,由原來被視為後端委託加工者,轉為資訊傳播服務人才培訓之考量。

廣告學系

廣告系在校內透過雙學位、輔系、跨系選修等途徑,輔導學生除廣告本系課程外,加選符合學生興趣與專長之其他學系相關課程,使學生能獲全方位的廣告教育。並藉由實習及畢業展等機會,密切與廣告業溝通聯繫,增加業界對廣告教育之重視,以提升學生畢業後就業之機會。八十四年在聯廣公司等廣告相關團體與機構的贊助下,成立「台灣廣告史研究中心」,有計畫、有系統地從事台灣廣告史料之蒐集、保存、整理以及傑出廣告人的介紹與出版工作。八十九年起,系內分成「廣告策略與經營」及「廣告創意表現」兩組招生,使學生選擇更專精的專業方向,同年並與AC Nielsen公司建教合作,建立完整媒體調查資料庫,並配合課程運用。

大眾傳播學系

文化大學於民國五十二年成立夜間部大眾傳播學系。民國七十八年本校結合了新聞、廣告、印刷傳播系,成立國內第一所新聞傳播學院。八十學年度起,教育部政策趨向日夜間部整合,本校為整合日夜間部設施及師資,於民國八十二年八月成立大眾傳播學系日間部。並於民國八十六年將日夜間兩部合併。期能因應國家需求,培育大眾傳播、傳播科技、國際傳播、人際傳播等方面之專門人才。

教學目標在傳播科技上重視新媒體與跨媒體人才之培育,同時培養國際傳播之專業素養。課程安排兼顧傳播科技,人際傳播及國際傳播,以應國家需要。本細語本校心官學院合作,

點閱人次: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