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校園新聞
報導文學作家鄧相揚 談「風中緋櫻-霧社事件」的花岡情結
文/陳淑鈴  2004/3/10列印
從事霧社事件與泰族、邵族、平埔族的田野調查與史料解讀工作,歷經二十寒暑仍樂此不疲的報導文學作家鄧相揚,於9日至文大大恩館一樓國際會議廳,進行「風中緋櫻-霧社事件」的演講。霧社事件藉著公視大戲「風中緋櫻-霧社事件」的揭幕上演,使過去發生於埔里霧重雲深的歷史事件,呈現在大眾面前。
鄧相揚自小在埔里的牛眠山長大,感受平埔族人文化消失及遞嬗的無奈,再加上在埔里基督教醫院服務期間,結交許多原住民摰友的基礎,他於是從事老人口述以及歷史照片的蒐集,十餘年下來,不僅完成了碧血英風、合歡禮讚等調查報告與史實寫作,更解開了霧社事件的歷史真相。

霧社事件是泰雅族人捍衛gaya的戰爭,「風中緋櫻」即是表現花岡情結與精神,以及族人莫那•魯道的精神不死。鄧相揚表示,對霧社地區原住民來說,與日本人的邂遘,竟是「武力圍巢」與「文化被同化」的命運。這使得傳統部落社會逐漸解體,而被納入現代國家體制當中,所面對的歷史遭遇亦是平埔族群的翻版。

他表示,在過去台灣未解嚴時,許多事都不敢談,只要他們不講,命就能保住,而他也曾因為從事歷史資料的蒐集,受到情治單位的注意。演講過程中,感於老人凋零,歷史真相同時埋在墳墓裡,他也帶來許多珍貴的歷史照片,希望藉由照片,讓人進入時空的情境,感染歷史的記錄。

他在演講中提及,口述歷史是歷史的一部分,但不可完全當作真相來處理,報導人需要具備完整的人生歷練,和敏銳的觀察力,同時更要有高度的誠意,才能探索到內心世界的東西,此外,他也強調方法論、檢視工作及辨證的重要性。

鄧作家描述他的寫作的心路歷程是,外來文化的衝擊與母文化的認同,像迷霧般的在原住民社會進行著,從埔里盆地的平埔族群,到霧社地區的原住民聚落,族群與文化的認同危機,如何能從歷史迷惑中得到釐清而獲致真相,這才是他最關切的問題。



點閱人次:4615